着做上几年太平官员,宦囊充实就好回家乡去,至于这里,无视发生最好。这也是师爷能用几句话就让知府下了封住秀娥铺子的命令,甚至还想要把秀娥递解出境。
毕竟秀娥这样的人,在知府眼中,就是能惹是生非的,早早赶走才好。
师爷安慰着,知府也就做出一副威严样子,对衙役道:“再去看看,再回来禀告。”
衙役应是,匆匆又赶到衙门前。知府还是担心,耳朵竖得高高地,听着外面的动静。过了会儿知府就狐疑地对师爷道:“外面并没有喊冤声。”
按说这样多的人前来,外面必定会有喊冤的声音,而众人喊冤,那声音会直上云霄。师爷还想再说话,就见先头的衙役跑进来:“大人,那些人都是来瞧热闹的。”
瞧热闹这三个字一出口,别说知府,连师爷都愣住,这衙门又不是菜市场,怎么会有人来瞧热闹。
“你怎么连话都不会说了,哪里有人能来我们衙门口瞧热闹。”师爷先醒悟过来,轻声叱喝牙龈。衙役已经对师爷道:“大人今儿让人去封杨家的铺子,那晓得那杨大奶奶竟然不服,甚至还说,要众人跟着她来,她要给众人瞧瞧,这世间规矩,还能坏到什么地步。”
“岂有此理!”知府气得脸都红了,高声骂了这么一句,才对衙役道:“好,好,本府这就让她晓得,什么叫女子该做的事儿。”
说着知府就匆匆往外走,师爷晓得知府这人有时候不大会说话,急忙跟在他们身后。此时衙门口已经围得人山人海,秀娥站在最前面,衙役头子见自己都进不来衙门,只能对着那两扇紧闭的大门想办法。
这时候大门轰然打开,接着一个衙役从里面走出来:“知府大人有令,苏氏蛊惑人心,着令今日逐出!”
这是不分三七二十一,就要把秀娥赶出省城了。秀娥自然晓得,自己可以从长计议,可以去寻一些朋友帮忙。
第四百七十九章
但秀娥偏不愿这样,凭什么,世上凭什么要有这样的规矩,女子不能出外赚银子,赚银子是男人的事儿。
“既然如此,那我有冤。”说着秀娥就看向一边的登闻鼓,伸手拿起一边的鼓槌,要去击那鼓。
“且慢!”师爷好不容易劝住知府,要知府不要出面,只要衙役出来宣布决定,见秀娥伸手要去击鼓,这鼓一击,那知府必须要升堂,一升堂有些事儿就瞒不住了。
于是师爷急忙从衙门里面走出来,对秀娥道:“牝鸡司晨,世所不容,大人仁慈,不去计较你别的事情,只让你离开本城,天下之大,你到处都可以去的,何必要在此处?若你再行纠缠,到时候,休要怪大人不顾仕林中人的面子。”
这师爷确实会说话,一番话,有劝慰有威胁,秀娥却只淡淡一笑:“我这人,最不信命。”
所以才能走到今天,秀娥手中拿着鼓槌:“其次,我不信那些规矩。人人都说,守规矩才是最好的,才能得到富贵荣华,平安一世。我,偏不信呢。”
师爷的神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若再让秀娥说下去,谁晓得秀娥会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于是师爷脸一沉:“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把人给我拉下去。”
“凭什么?”秀娥手中的鼓槌直指师爷:“凭什么要把我拉下去,凭什么要堵住我的嘴,凭什么,要让我因为一个荒唐的,牝鸡司晨,就要被赶出省城?天下律法之中,可曾写过,女子不能经商?”
师爷顿时被问住,律法之中,确实没有写过,女子不能经商。毕竟这世间的规矩是三从四德,女子从一生下来,就要服从父亲,出嫁后服从丈夫,到老了,儿子就成为女子的主心骨。这是世间给女子的路。
既然有了这样的规矩,那律法之中当然不会再写一条,女子不得经商。
“列位都晓得,我是个寡妇。”秀娥看着已经安静下来的众人,站在台阶上,缓缓说出这么一句。
秀娥是个寡妇的事儿,众人也都有所耳闻,而师爷的神色变得越发难看,若让秀娥再说下去,这事儿就更不能了结了。于是师爷高声喊着:“来啊,把她给我……”
“这位师爷,我们家大奶奶说的话,说错了吗?你要百般阻拦?”这时候秀儿高声说出一句。朱止青也在一边帮腔:“就是,这世上,也从没有过一条规矩,说过只许老爷说话,不许平民说话。”
既然师爷和知府,口口声声说的都是规矩,那也就用规矩堵他们的口。秀娥听到熟悉的声音,不由勾唇微笑,这一抹笑,奇异地让秀儿和朱止青都安心了,秀娥既然能这样笑,那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