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太师久久不应,慢慢地闭上眼睛,胸腔剧烈的起伏着。
他的眼角依稀有了湿润的水光。
也不知道是不是在这一刻顿悟了,还是只是单纯的为他们曾经回不去的过去而痛心。
太上皇把酒杯递给了许太师。
他缓缓地道:“来吧。”
“喝了这杯酒,就该上路了。”
许太师再次睁开了眼,只不过眼睛通红。
他二话不说,端起酒杯就一饮而尽——
“成王败寇没什么好说的。”
“我今日死,是释然也是解脱,可你……”
“却从来没有解脱过。”
一语中的!
太上皇脸色一白。
第676章看似输了,实则赢了
睿智如太上皇,怎么会不知道许太师话里的弦外之音?
许太师虽说是臣子,但是关于太上皇和文帝之间的纠葛恩怨,他却是最清楚的那个人。
要不然当初文帝也不会为了他的扶持,而选择娶他的女儿为皇后。
只要太上皇和文帝其中没有一个人肯退步,那么他们父子俩个人之间,就会因为立谁为储君的这个问题随时闹翻。
但是事情重要,关系到大周未来的命运,太上皇和文帝是一个都不会后退。
只不过不同的是一个是为了国家的未来,一个却是为了用储君之位来弥补自己的愧疚。
太上皇的格局远远比文帝看得更开,他纵横朝堂于三四十载,哪怕是退位当了太上皇这么多年,但他依旧是文帝头上的一块石头。
只要太上皇还活着一天,文帝就不可能随心所欲的行使自己做为皇帝的大权。
他们父子俩其实早就有了反目的迹象,储君的问题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他们真正的问题是来自于文帝内心的偏执和自卑敏感,以及han王的豁达通明,这其中还有一些原因是因为太上皇和太后偏心。
事实上呢,太上皇真的不承认自己偏心,他为了大周的稳定,连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都可以不册封,就算是自己的亲儿子也是一样的。
太上皇从不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