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每家每户都在地里种有大白菜,要是雪化了,白菜会被冻坏,所以得把白菜都从地里收了,放进地窖里进行储藏,过冬吃。
“我们一人一把铁锹,铲着白菜。那时还下着小雪,白菜身上落着雪,戴着手套摸上去都感觉到很冰,铲完了,好大一颗,还得抱着到板车上,才铲了几颗就有点直不起腰来了,手都冻红了”
徐知意合理怀疑节目组是提前查好了天气预报,算计好了的时间,等嘉宾们一到这里就会下雪,然后安排他们去收白菜的。
这不是一个慢节奏的享受节目,是生存节目来的吧,心疼洛宁一秒。
洛宁在电话里对于铲白菜只是一句带过。
徐知意来了,才像个孩子似的同她撒娇的说起。
接着,洛宁又给讲了这里好玩的:“我是第一次来到这么冷的北方城市,雪下得很厚,出行有些不方便。但很好玩儿,镇子那里有一个滑雪场,我们去滑雪了,特别有意思,我有掌握了一点点滑雪技术,等回了北城可以去滑。还有滑爬犁、打雪仗、堆雪人,都很有意思。”
刚开始来到这里,肯定是不适应的。
现在呆了二十多天了,多少有些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发现了乐趣。
洛宁还了解到:“夏天的时候来这里,其实也很好玩的,我听村里的奶奶说山上有好多的东西可以摘,比如:灵芝、蘑菇、蓝莓等,还可以看到小松鼠”
对着导演喊话:“钱导,下一季可以安排在夏天录吗?”
苏清清也举手:“夏天的话,我下次还考虑来。”
导演点头:“没问题,冬春夏秋轮着录。”
洛宁特别能干的是,在录制节目的期间,这里有一家卖山货的大店,主要销售的产品是蘑菇,都是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们在季节期间上山里摘的,晒干了,这个老板来收购,然后再挂到网上去卖。
山货的数量还是很多的。
>br>
洛宁去店里和仓库看了,蘑菇干的质量很优质,便跟这位老板达成了合作。快过年了,准备年货节的时候作为给直播间的粉丝福利,少量的带货,让他们也尝尝这里特产。
从洛宁对大覆村的描述里,徐知意也了解到。
原来附近的几个村子,青年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山货了,养的猪和鸡,种的菜和土豆,都是自给自足。附近也只有隔壁村开了一家旅店,但一年到头可能接待不了几个客人。
聊了半个小时后。
休闲时间结束,洛宁站起身开始穿外套,戴帽子和围巾,还有戴上手套,“要去地窖里取点白菜、土豆,还有茄子。”
叫上苏清清一起,苏清清也赶快穿戴上“装备”。
田磐:“看看还有没有大葱?我烙个饼,调个酱,来了北方一趟得让你们试试大饼卷大葱。”
“得嘞。”
系统:“我怎么觉得洛宁妹妹说话,一碴子北方味儿了。”
徐知意:“我也觉得有点。”连口头禅都没了。
徐知意有些好奇地窖长什么样,也跟着一起出门了。
地窖就在屋子的后头。
出门前,燕绥之听田磐提起过厨房里的白菜和土豆都没了,知道洛宁要去地窖里拿东西,就把通向屋子后头路径的厚雪,体贴的清理出来了一条小路。
这样一来,洛宁和苏清清去拿东西,路就好走多了,不用担心陷在厚雪里了。
为了不入镜,徐知意跟在了摄像师的后头。
“到了,就在这里。”
地窖被一块像是地毯似的黑布铺住了,洛宁把手里提着的菜篮子放在一旁,上前把黑布拉开,苏清清也帮着一块。
拉开之后就露出来了一块厚实的木板子,盖在入口处。
洛宁把扣住的铁片扳开,和苏清清一起合力把木板拉了起来,就看到了一个有些黑乎乎的洞口,修着台阶可以走下去的。
“这个地窖下面的空间还挺大的,摆了一个架子,架子上放着一颗颗的白菜,还有一些耐储藏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