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奶奶:“大人喝不出苦味。”将剩下的酒收了起来。
没有过多的煽情,简单的对话里透露的信息照样能击中人心。
徐知意担心孙婆婆不愿意来出演,是因为电影里的老奶奶角色跟孙婆婆的人生经历挺相似的,拍摄的时候肯定会被牵动情绪,想到以往不开心的经历。
反复揭开自己的伤疤。
先前苗雅云在选择复出的第一个角色时,有跟孙婆婆面临过相同的情况,但又不一样。
苗雅云接到的丈夫出轨,女一号离婚后自立自强搞事业的剧本,这个剧情对现实经历的投射在影视剧里并不新鲜,角色人设也不新鲜,苗雅云出演的话,在剧里能带给观众的情感共鸣一般,引起的是戏外对演员的讨论比较多。
苗雅云作为演员,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是实力派演员,也不需要去塑造什么离婚女强人的人设。
所以徐知意也不同意苗雅云接相似经历的角色。
但《活着》剧本的老奶奶,徐知意真的觉得孙婆婆非常合适来出演,孙婆婆的亲生经历,角色的内核与演员本人融为了一体,能让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被这个角色击中。
除了孙婆婆,徐知意觉得圈内很难找得出第二个老演员能够演得好“秦奶奶”这一角色。
还有私心的一点,“秦奶奶”这个角色的人生经历跟孙婆婆的相似,等这部电影播出后,孙婆婆的过往被观众们所了解后,很容易情感代入,移情到演员身上。
孙婆婆可以很容易的被观众记住,扮演的这角色在观众的心目中也会变得更深刻立体。
但说一万道一千,徐知意会尊重孙婆婆接戏的意愿。只有演员自己想接,能够放下得其他来接,百无顾忌,全身心的来塑造这个角色,才可以演得好。
徐知意:“婆婆,您今天回去先好好看看剧本。如果有接戏的意向,我明天约导演出来,我们一起跟导演见面聊聊。”
孙婆婆点头,“我回去看看剧本。”
第二天,徐知意收到孙婆婆的回复,同意了约见导演。
《活着》的导演叫卜刚,编剧也是导演本人,不到40岁,还是一位新人导演,之前只拍过一部文艺片,口碑还行,定的上映日期从七夕档撤档到了多部大片上映的国庆档,小成本的影片在一众大片的排片挤压下,磨了一千多万的票房,匆匆下线了。
《活着》是他执导的第二部电影。
徐知意和孙婆婆到了约定的咖啡厅,一进门就看到一名男子站起身,顶着一头黄毛朝她们无声的挥手。
咖啡厅里人不多,卜刚选的一个靠窗的位置。
徐知意和孙婆婆走了过去,跟卜刚打了招呼后一坐下。
卜刚十分健谈,不等徐知意和孙婆婆开口问,自己跟竹筒倒豆子似的把《活着》的相关情况给讲了。
“这是我上大学那会儿听一个同学讲的他们村一个奶奶的故事,由真人故事改编而来的,三年前就想拍了”
本来今年初开机的,结果好不容易拉到的投资,在开机前两个月撤资了。
因为资金不到位,项目搁置至今。
卜刚看着孙婆婆高兴的道:“徐总监,这位就是你说的孙婆婆吧?说实话老奶奶这个角色,在之前的开机筹备中,我就一直找不到心目中合适的人选。孙婆婆,我见面第一眼就觉得这个角色非您莫属。”
他真的不是奉承,看到孙婆婆从门口走进来的第一眼,完全就是他心目中的秦奶奶形象。
不止是瘦弱的外形,而是内在,孙婆婆给他一种人生经历了很多,仍然能好好的活着,勇敢面对生活的坚强精神。
卜刚导演也讲了自己要拍这一部戏的初衷:“我当时听到这个真人故事,对老奶奶十分肃然起敬,同时感叹命运对她的不公啊,她的儿子意外坠河死后,她就一个人生活着,前两年已经离世了,可惜啊,不能看到这部片子的上映。
我拍这一部戏就是希望把像老奶奶这样不管经历了多少苦难都能够珍惜生命,努力活着的这种坚强乐观的精神传递出去,也为了在电影里给老奶奶一个好的结局。”
孙婆婆昨晚看完了这个剧本,联想到自己的人生经历,难免会有所触动的,现在听导演讲了剧本背后的故事,也很动容。
她既然签了公司要好好拍戏,作为一名专业的演员就要拿出专业的态度,不能有那么多的顾忌。
也清楚到了自己这把年纪,出演现实题材作品里的角色,扮演的不是孤寡、空巢老人,就是三代家庭里跟儿女有矛盾的老母亲。戏剧要有冲突,才能抓住观众的心,观众才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