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没去找孙殷浩,孙殷浩就派人来找她。
经过会阳的事,张泽林不放心她一人时常外出,非要让她把李一带在身边,所以她再次交代好打手守好家,带着李一急匆匆去知府。
她到知府不只看到城里大部分富户都在,就连县令大人也被孙殷浩叫来了。
看着在坐的众人,不用多想也知道孙殷浩这次的目的。
城外的难民现在达到一万多人,就靠她们捐的粮食过日子,这么多人就算是把她们掏空,也不能让这么多难民吃饱。
孙殷浩和县令,这次把她们这些富户又召集到一起,还是老生常谈商讨捐粮的事,其中有人担心灾情越来越严重,她们给朝廷捐太多粮会饿到家人,现在有些人就不乐意继续捐。
几番争吵后,方青见为难的孙殷浩,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各位看在下这里有个计策,各位姐妹看看在下的计策如何?”
孙殷浩这一个月被城外的难民弄的焦头烂额,上书回京的奏折,朝廷除去那句开仓赈灾,耐心等着朝廷派来赈灾的官员,再没其它话。
估计是勇州,关玉两座府城灾情严重,朝廷忙着那边的事,她任职的辽东过去快一个半月时间,还没等到朝廷派下来的官员。
啧,孙殷浩内心暗搓搓想着,估计是那群老家伙,觉得她在任职地吃的香,才故意拖延这边的救助。
孙殷浩这两天因为洪灾,难民增多没好好休息,现在顶着熊猫眼期待看着方青道:“妹子有何计策快说出来我们讨论下。”
:“是呀,方老妹你想到要如何安置城外的灾民。”其中有人附和道。
方青把自己今天去村里遇到的事情说出来,接着道:“在下相信大伙都知道流民进村里抢粮的危害,等这些人抢完村里的粮食,下一步她们要来什么地方继续抢,不用在下说明,众姐妹应该知道的?”
众人又不傻,她们当然知道方青后面话的意思,无非就是府城附近村庄的粮抢没了,流民会进城抢她们呗。
还别说,如果流民进城抢粮,她们这些富户就是那些流民首选的目标,所以大伙认真听着方青后面的话。
第三百三十四章
方青随后又继续说道:“流民进村抢粮无非就是因为饿,把主意打到府城附近村庄身上,如果我们能解决掉她们吃饭问题,在下相信,刚才在下所说的这些问题都不会发生。”
孙殷浩急呀?
……她这段时间为城外一万多的难民愁的都长白头发了,她也曾做过梦解决难民饥饿的话,不让百姓再受饥饿之苦,只是她一介凡人,那能有让流民吃饱不饿的好办法出来。
现在方青又说出她期待的话,着急的问方青:“妹子您说,你有什么好办法。”
方青:“……”
她话还没说完呢?
不过她知道孙殷浩的着急,便也不继续卖关子说道:“我们在座的众姐妹,可以用一个馒头一碗米粥或者每天用铜板,雇城外的难民去家里做事。”
众人:“……”
她们等方青说半天,说到最后,竟然要她们请城外的难民来帮她们干活,这这这不是胡闹吗?
孙殷浩在方青这句话一落,大脑有信息快速闪过,只是这条信息闪的太快,她没抓到重点。
方青看着各式各样的脸,微微笑道:“城外难民能闹出事情,无非就是饿狠了。在众各位姐妹如果愿意用粮请难民去干活,让这些难民不用每天苦苦看城内等着官府发粮,现在她们有机会凭借双手就能就能拿到吃的,在下相信,没有谁愿意去做令人厌恶进村抢粮的劫匪。”
众人沉思?
在坐的人,除去表面上能拿得出来的粮食,一些不为人知的地方,还有很多存粮。
只是,这两年光景不好,她们除去听从朝廷号召,不得不拿出一部分粮做善事,她们还要为身后一大家子考虑。
方青见众人沉默,反而又说道:“俗话说,要富先修路,我们辽东很多地方的路都是土路。”比如:“某个山沟沟里的村庄,有很多好东西就因为道路的原因,深山远处的村民不能把这些东西拿到市场上卖,就算村民千辛万苦背这些东西来到城里卖,她们这些富人买到这些好东西,同样因为道路问题,每次运这些东西出去,要废很多人力物力财力。”
“如果她们辽东的道路一路平躺,畅通无阻,她相信辽东所以百姓,不只是她们这些城里的富户,就是辽东的百姓日子过的总比现在好太多。”
“还有,今年是干旱年,她们府城雨水下的也少,今年到目前为止,老天爷还没下个一滴雨水,为了防止以后干旱百姓没水喝,稼家没雨水灌溉,她个人建议大伙齐心协力,在辽东各个村庄或者在一个无人居住的地方,找出块空旷地域,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