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大明:我有一座军火库 > 第八百九十二章 第二次春闱九(第1页)

第八百九十二章 第二次春闱九(第1页)

春闱结束之后,对会试的扩招工作也开始进行,通过本次科举新招收的吏部人员,也被朱由棷安排参与到了选拔基础官员的工作中去。

在此次选拔工作开始前,朱由棷将于刘静轩商议的,关于此次侧重点,通过黄锦告知了所有士子。

户部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粮饷,这一次,扩招的主要任务也是,对户部官吏的招收,主要是关于个省、府、乡等基础户部官员的补充。

自上一次人口统计之后,户部的官员就严重不足,再加上对监督统计,适龄儿童参与基础教育的工作,包括西域、草原以及北境的基础户部官员的增加,这些都让户部的人员空缺越来越大。

春闱前的乡试,也是州府对本地考生举行的考试,一般在八月举行,也被称作秋闱,通过秋闱的士子们,也有了举人的身份,这次的扩招正是从这些举人中选择。

举人,本就有可以担任教谕、县丞、主簿的资格,不过这些职务很难晋升,往往任职数十年,最多也只能升为七品知县,但户部小吏却是一条康庄大道。

户部是讲究实干大于出身的部门,无论是深谙户部职务的哪一项,都有晋升户部主事、户部郎中的机会,最多可至五品,虽然不及新科进士那般,但也不失为一个选择,毕竟殿试的名额只有三百人,即使加上外榜也不过三千人。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两京十三

省,以及倭省都将进行户部吏员的选拔,而西域和北方草原,整个北境以及澳洲大陆和南亚墨利加州,则暂时不包括在内,这些地方的户部官员,暂时有驻地士兵以及各部落自行完成。

南直隶布政使司,驻应天府,下辖十五个府,与四个直隶州,户部尚书席正久,也就是原先的财政部尚书,也来到了南直隶的应天府,负责选拔此地的举人。

相比于春闱复杂的出题以及选拔模式,此次扩招就显得简单得多,前来应试的应天府举人们,对应参选当地的户部吏员。

“席大人,此次选拔可有什么需要下臣协助的?”

南直隶布阵使吕瑞,也来到了选拔现场,出言问道:“此次选拔户部吏员,不用考虑回避原则么,这里毕竟是南直隶。”

回避原则,也就是籍贯回避,正是朱元璋由洪武元年就颁布的规定,到了洪武四年后,这项规定又更加严格化,即所谓的“南人官北、北人官南”。

规定刚刚制定时,严格要求了北方的士子去往广东、广西、福建等南方地区任职,而南方的士子则要去往北平、山东、山西等地。

洪武后期,考虑到这种制度矫枉过正,又改为了,除了学官之外,其他官员不得在本省任职,但不限于南北,而南直隶,作为大明的前首都,也是经济最为发达的地方之一,一般是不允许这种情况存在的。

“这一点就不用吕大人

操心了。”

席正久也出言解释道:“户部官员在当地任职,是有先天优势条件的,包括对当地文化以及语言情况的掌握,这户部吏员毕竟是服务百姓的基础官员,自然优先选择当地人。”

“至于你担心的回避问题,陛下也曾考虑过,不过你也清楚,如今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可不是江、浙、苏、松了,而是大沽口。”

席正久提到的,正是自明朝立国一直延续至今的国策,也就是浙江、江苏、苏松人不得任职户部。

制定这一国策的原因,有两点,其一是朱元璋曾与盘踞江浙一带的张士诚长期对峙,而江浙两地的士绅和百姓对张士诚十分拥戴。

其二则是江、浙、苏、松等地,原本就是江南水乡与商人聚集的地区,这里的赋税,原本就比其他地区要高出数倍。

这是为了杜绝各级官员营私舞弊、维护宗族利益的举措,但如今大明皇家银行,以及大沽口的工业区、造船厂的发展已经超越了这些地区,朱由棷也就没有太过看重这些。

“大人说得是。”

吕瑞也回应道:“自从陛下登基以来,大明原本的经济重心,也从江浙地带,转移到了京城、大沽口等地,如今再考虑这些,倒是有些不合时宜了。”

“好了,这些入选的士子,可以准备参加考试了。”

席正久也出言道:“忙完应天府的事情后,我还得回京,将各地户部官员招收的情况,进

行统计,对落选士子选调的情况进行处理,今日只是关于这些考生资格的调查。”

朱由棷也清楚,各地的举人数量一定是富裕的,而落选的举人们,则还有另一种选择,就是去往西域、北境等地,当然朝廷也是鼓励这些士子们参与到,这些地区的管理中去。

。。。。。。

经过一天的核验,这些前来参考的历届举人,也登记完毕。

第二日,在南直隶布政司驻地,数千名士子也参与到了这次的考核中,相比于科举,这次考试侧重的是,统计、算学以及部分基础的税收问题,对于灾年的处理,包括灾情的处理以及善后,也有涉及。

这些吏员的日常工作,也是如此,主要涉及对人口、土地和房产,以及农业和商税的管理,特别是各地修建的道路,所产生的税收,还有工厂等新兴经济的税收,都包含在内。

。。。。。。

这次的考试涉及的人数远超春闱的规模,即使出动了大量的吏部、户部以及礼部的官员,这场考试也持续了整整半个月,才全部结束。

待到户部吏员的名册基本确定,则又过去了近半个月的时间,席正久也是在朱由棷的准许下,征用了不少内阁官员,才加急完成了这份工作。

“陛下,您请看。”

席正久也拿着统计好的吏部人员名单,找到了正在翻阅画册的朱由棷,汇报道:“不负陛下所托,此次基础官员的选拔终于

完成了,户部的基础官员,也已经补充完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