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大离最强王爷 > 第二百一十二章 妙计(第1页)

第二百一十二章 妙计(第1页)

崔文元看到林逸停下了脚步,也是微微一愣,不过看到林逸正在打量的东西,顿时露出了一丝笑容来:“这都是王爷的杰作。以前我们一年要花上十几个人,花上八九天时间才能完成清点,现在只需要三五个人就能完成清点,而且有了复式帐目,每个人都能分门别类地清点收入,省去了不少麻烦。”

说完,他又抱拳一笑:“还有,王爷给我的这些书桌和椅子,我都要感谢你。这几天,所有人都很少说自己的腰疼了。”

林逸也是微微一笑:“这是我的荣幸。”

一件好的物品,一件高科技的物品,只要用正确的方法呈现在大家面前,就一定会受到大家的欢迎。算盘、办公桌、椅子、猪肉、戏剧,都是如此。

“现在户部很多人都会打算盘了?”林逸随意的问道。

崔文元想都没想,就说:“那是自然。既然已经有了算盘,那么,又何必再去动用算筹呢?听说从下一年起,每一个新到户部的人,都要经过一次算盘的训练。如果你学不会,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林逸听了陈雨舒的话,微微一笑。

看样子,这算盘在户部的地位算是稳固了,以后也会逐渐向外扩张。其实,这一层的会计和赵荷,应该都知道怎么做。看来,自从林逸来到了大离之后,大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两人很快就到了户部东边最大的一间房门口,萧瑀正坐

在那里。

“大臣已经到了。王爷自便。”崔文元做完这一切,抱拳退下。

“那就麻烦你了。”林逸点了点头。

“举手之劳,不足挂齿。日后还望王爷多多关照。”崔文元笑呵呵的离开。

林逸看着崔文元离去的身影,心中感慨,挫败果然是一种进步。想起崔文元第一次来拜访摄政王时的嚣张跋扈,再看他如今的风度,当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崔文元离开后,林逸整理了一下衣服,站起身来,敲响了房门:“摄政王林逸,求见朝臣。”

“进来吧。”一个低沉的声音从房间里传了出来。

林逸推开了包厢的门,走了进去。这是一间很大的方形屋子,大门朝南。房间的西边,摆放着一张宽大的书桌,而在房间的东边,则是密密麻麻的书籍。一名四十多岁,留着长胡子的男人正坐在书桌前,手中拿着一本账本,旁边还放着一个精致的算盘。

见林逸在打量着自己的算盘,萧瑀微微一笑,说道:“王爷的算盘,别出心裁,使用简便,我很是喜欢,因此特地找了个匠人,以红木为材料,制作了一幅。”

红木。。。做算盘。。。

林逸撇了撇嘴。

他谦虚地道:“能得大人赏识,实在是在下的荣幸。”

萧瑀摇了摇头,说:“陛下,您就别谦虚了。这算盘,当真是精妙到了极点,怕是用‘小玩意’来形容都不为过。这样的好东西,不是出自工匠之手

,就是出自大师之手,机缘巧合,再也没有第三个可能。单凭这一点,就能省下多少人力和物力,我敢说摄政王一定会被载入史册。千年万年之后,或许会有人忘记我,但总会有人记住我的。”

事实上,萧瑀并没有说错。至少,就林逸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这个算盘,也不是什么人发明的,也不是什么人发明的。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并不会太过在意自己的发明是谁。比如说,谁发明了蒸汽机?许多人都会说“瓦特”。

虽说这位传奇强者的名头的确是靠着那台蒸汽机车,可事实上,他所做的一切,并非是“发明”,更多的是“改良”。蒸汽发动机的发明要回溯到希腊时代的一位数学家西罗。瓦特将一台只能用来抽水的蒸汽机改造成了一台可以用来生产的蒸汽机,并将它推广到了各个方面,从而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他之所以被人记住,并不是因为那台蒸汽机,而是因为那扇通往工业革命的大门。

就像是未来,没有电脑,没有电脑,没有电脑,但有几个人知道,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台电脑。这玩意儿的名字叫做埃尼阿克,林逸也不知道是谁发明的,一般人都不会注意到这些东西的。

不过,萧瑀虽然说错了话,但是却也是发自内心的对林逸的赞赏。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和林逸解释自己的身份了,也不会夸奖

自己了。

林逸也是松了一口气,很是诚恳的说道:“萧公谬赞了。”

萧瑀摆了摆手,说道:“当日在朝堂之上,我也是这么想的。实不相瞒,在下以前也曾研读过历朝历代的典籍。国力愈强,贸易愈发达。这一点,我很是不解。如果不是你,我还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林逸笑而不语。萧瑀说的这个现象很容易理解:在一个太平安定的国度里,小农经济的特征就是能够不断积累,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过剩的货物越来越多,从而产生了贸易的需要,这才有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最简单的比喻就是,在战争、战争、混乱之时,民不聊生,农事难做,收获的粮食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更别说其他了。待到世道稳定,大家都有田地可以耕种,只要没有什么大灾大难,每家每户都有点余粮。有了多余的粮食,大家就有了交易的资本。用食物来换取衣服,换取农具,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说法,还有很多细节上的漏洞。林逸是一个纯粹的理工男,对于这些东西,他只是感兴趣而已,说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他可以随口说说,但是要说到具体的东西,他就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再说了,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林逸也没有多说什么,因为萧瑀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

萧瑀接着道:“陛下所言,甚是有理。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离不开朝野上下的配合,而户部,更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民生。别的部门可能不懂经商,但户部肯定不懂。摄政王大人大可不必担心。我会全力支持你成为户部参谋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