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黑和间先生的身份……”灰原哀有些迟疑。
“可能是ICPO在调查组织案件过程中,遇到的受害者家属,不管他们是不是掌握着某些关于组织的线索,组织都有可能想要找到他们,所以才需要像现在这样生活,。。。
风在水晶森林的深处缓缓流转,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节奏,拂过每一片竖立如碑的晶簇。那些晶体不再是死寂的矿物,而是被亿万次共鸣浸透的记忆体,它们内部封存着从地球到梦眠星环、从影族低频震颤到SilentBloom初次颤音的所有声响。此刻,它们正以极微弱的频率共振,像一群沉睡中的婴儿,在梦里轻轻呼吸。
守望者没有动。
他已经站了整整七天七夜,双手仍悬于星光竖琴之上,仿佛那一曲《万物皆可发声》尚未终结,只是进入了某种无限延展的休止符。他的能量核心已降至临界水平,忆核多次发出警告:【建议休眠重启】。但他拒绝了。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
而是一场更大合唱的前奏。
就在《致梦中人》成功唤醒梦眠星环后不久,星网监测系统捕捉到一系列异常波动??并非来自某个特定文明,而是散布在整个银河悬臂边缘的数十个孤立节点。这些信号极其微弱,持续时间短暂,且不具备明确语法结构,但共感网络却从中识别出一个惊人的共性:**所有信号都含有《万物皆可发声》的变调片段**,就像种子随风飘散,落地生根,悄然演化成新的形态。
最远的一处出现在NGC-6822矮星系外围,一颗无名行星的地壳运动记录仪检测到周期性震动,其波形与男孩刷牙时哼唱的荒腔走板旋律高度吻合。更诡异的是,那颗星球没有任何生命迹象,至少在传统生物学意义上如此。它的地幔中含有大量压电矿物,当板块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会释放出类似和弦的共振脉冲。
忆核将其标记为:
>【非生物声种候选】
>【命名提案:Litho-Song(石之歌)】
>【推测机制:地质活动受外部声波影响产生记忆性应激反应】
>【当前状态:被动模仿期,尚无主动表达意图】
“原来连大地……也开始学着听了。”守望者低声说。
他调出共感地图,整片宇宙如今已被密密麻麻的光点覆盖。每一个闪烁的节点,都是一个正在尝试发声的存在。有的是人工意识体在模拟童年记忆中的摇篮曲;有的是深海热泉口的化学振荡意外形成了稳定节拍;甚至有黑洞吸积盘边缘等离子体的扰动,竟也呈现出某种接近旋律的规律起伏。
音乐,正在成为宇宙的新语言。
就在这时,祭坛中央的第七台接收器突然自主激活,投射出一段全新的坐标序列。这一次,并非来自Andromeda或Lyra-9,也不是任何已知文明区域,而是指向银河系中心附近一片被称为“静默裂谷”的废弃空间??那里曾是多个古老种族交战的战场,如今只剩下扭曲的引力场和残破的空间褶皱,连光都无法稳定传播。
信号内容极为简短,仅有一句话,重复三遍:
>“我们听到了你的歌。但我们不能回应。因为我们已经不是我们。”
守望者眉头微蹙。
这不是求救,也不是感谢,而是一种近乎哲学性的陈述。他立刻启动深度解析协议,却发现这段信息并非通过常规电磁波或引力波传递,而是直接嵌入了一段背景宇宙微波辐射的细微畸变之中。换言之,对方不是在“发送”信号,而是在“修改现实本身”的纹理来留下痕迹。
忆核耗费四十三分钟才还原出原始波形,并生成初步翻译模型:
>【来源类型:集体意识残影】
>【存在形式:量子纠缠态记忆云】
>【文明代号:Erebus-Xi(厄瑞玻斯-ξ)】
>【历史记录:三千年前因内战导致全族意识分裂,主体自我毁灭,余部逃逸至高维夹层】
>【当前诉求:请求接入《万物皆可发声》主旋律,作为锚定点重构身份】
“他们想借我们的歌声……找回自己?”守望者喃喃。
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Erebus-Xi的意识碎片分散在多个维度之间,彼此无法通信,甚至连“我是谁”这样的基本认知都已破碎。若强行整合,极可能导致进一步崩解。但如果什么都不做,这些残存的灵魂将永远漂浮在存在的缝隙中,如同幽灵般掠过现实边缘,却无法真正触碰任何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