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 第356章 儒家的未来(第3页)

第356章 儒家的未来(第3页)

至于背后装神弄鬼,闹出一次又一次‘霸王阴魂不散’的闹剧者究竟何人,实在是非常耐人寻味。

其二:在项羽死后,天下各地几乎都是传檄而定,天下为汉所再度一统的趋势不可阻挡。

可唯独项羽最后的保留地:鲁地,在当地儒生的号召下坚决不降,甚至还以整个地区为单位,为死去的霸王披麻戴孝。

——在大部分人印象中,项羽是霸王、西楚霸王。

但实际上,秦末义帝楚怀王对项羽最早的敕封,其实是鲁公。

鲁地的儒生说:我们的王死去了,我们要为我们的王披麻戴孝;

汉王杀死了我们的王,我们誓死都不愿降于汉王。

如果事情到这里就结束——鲁地的儒生们,真的像自己所说的那样‘誓死不降’,那倒也可以说:这又是一段名垂青史的佳话。

就像后来,齐王田横自刎以证清白,其随从门客无一例外的与田横一同赴死,以至于葬送了墨家最后的骨干力量一样:只要当年,鲁地的儒生们说到做到,那就必将是又一段佳话。

但最终,鲁地的儒生们‘出尔反尔’,并没能按照自己说出来的大话,为霸王仗义死节。

甚至几乎是刘邦刚派出大军,都还没来得及将鲁地包围,那些原本叫嚣着‘誓死不降’的鲁儒们,就已近乎光速跪地称臣,并恬不知耻的表示:哎呀~

我们都是说着玩儿的······

这件事究竟真相如何,刘胜也曾有过猜测。

作为孔丘的家乡,鲁地,向来就是儒家最根本的基本盘;

与此同时,不是出于何种缘故,凡是在这片地区出生,乃至是在这片地区学习的儒生,便都会不由自主的变成《礼》的卫道士。

何谓《礼》?

一言以蔽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再说的直白点,就是王生王,臣生臣,龙生龙,凤生凤;

农人子弟会躬耕,老鼠儿子会打洞。

说到底,鲁地的儒生所坚持、恪守的《礼》,是极度原教旨注意的社会阶级固化。

为什么呢?

鲁地的儒生,为什么会坚持这种明显有些过于落后的准则呢?

因为屁股,决定脑袋;

因为《礼》,意味着孔子是圣人,孔子的子子孙孙,就都应该享受‘圣人后代’的特权。

至于霸王死后,鲁地的儒生为什么要前倨后恭——为什么要先表示‘鲁地与霸王共存亡’,之后又光速下跪,刘胜也思考出了大致的答桉。

有很大概率,是这些鲁儒天真的认为:自己为霸王披麻戴孝的举动,可以让天下人看到鲁地的儒生‘仗义死节’,从而在日后,在刘汉统治下的华夏大地,使鲁地的儒生拥有更多话语权。

至于事后,大不了和刘邦打个哈哈湖弄过去,这件事也就算了了。

毕竟刘邦那是王,还是日后要做皇帝的人,难不成还真能和文人、和孔子的后代过不去?

要说当年,鲁儒们有什么算盘打错了,那也就是这一条了。

——当时的刘邦,确实是汉王;

项羽死后过去短短几个月,刘邦也确实在汜水河畔即皇帝位,建立了刘汉社稷。

但即便是做了皇帝,刘邦,也依旧还是那个地痞流氓的性子,依旧敢将路边的儒生踢进渠沟里、在儒生的冠帽里尿尿;

当然,也一点都不把‘孔圣之后’当回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