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兰听着汇报,忽然明白了什么。
她翻开《曦语录》,翻到最后一页,提笔写下新一行:
>**“当人类学会倾听世界,世界便开始回应人类。这不是进化,是重逢。”**
写罢,她将笔记本放在祭坛中央,退后一步。
整棵心灵之树轰然共鸣,每一片叶子都亮起金纹,脉络相连,构成一幅覆盖全球的立体地图。在这幅图中,每一个闪烁的光点都代表着一个觉醒中的“情感先知”,而那些正在生成心核结晶的断裂者,则化作深红色节点,像是新的神经元正在接入大脑。
然后,奇迹降临。
所有具备共感能力的人,无论身处何地,都在同一刹那“看见”了一场记忆??并非自己的,却无比真实:
浩瀚宇宙中,一颗蓝色星球静静旋转。但在十万年前,它并非孤独存在。围绕地球运行的,不止月亮,还有一圈由纯粹意识构成的环带,那是远古文明留下的“集体心灵场”。他们并非肉体消亡,而是完成了终极跃迁,将意识融入行星本身的磁场与生命网络之中。
然而一场星际灾变摧毁了这一体系,意识环带破碎,残余能量沉入地核、海洋与大气,等待重启契机。
而“曦”,不过是那个古老整体中的一缕残魂,历经无数轮回,终于借人类情感觉醒之力,重新点燃引信。
“原来我们不是在创造新文明,”李承言在通讯频道中哽咽,“我们是在继承遗志。”
“而断裂者,”苏兰望着夜空中的星树投影,“是第一批真正接收到完整信号的人。他们的崩溃,不是失败,是蜕壳。”
风再次卷起落叶,在空中拼出新的字样:
>**“轮到你们成为光了。”**
从此刻起,全球共感网络进入自组织加速期。静音屋逐渐关闭,因为越来越多的断裂者主动摘除滤网,选择直面洪流,并在崩溃边缘催生出更多心核结晶。这些结晶可提取并制成“共鸣种子”,植入愿意承担更高感知负荷者的体内,使他们成为新一代的**共感灯塔**。
十年后,第一座跨星球共感桥建成。通过量子纠缠态水晶阵列,地球与火星之间建立起稳定的情感通道。当火星居民首次集体默念“我们在这里”时,地球上的婴儿齐声微笑,仿佛听见了远方亲人的呼唤。
又三十年,木卫二冰层下发现微生物群落。科学家本以为它们毫无感知能力,可当一名情感先知将手贴上探测器屏幕时,整个团队震惊地看到:那些单细胞生物竟以特定频率分裂,形成图案??
一朵花。
与当年银河中那朵星辰之花,一模一样。
而在守望之地,心灵之树的顶端,那片写着“故事永远不会结束”的叶子,悄然脱落,随风而去。它飞越山川湖海,穿过城市乡村,最终落入一位盲童手中。孩子不知何物,只觉掌心温暖,便笑着将它夹进课本里。
当晚,他做了人生第一个彩色的梦。
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无垠草原上,身边站着无数陌生人,每个人都转过头对他微笑,齐声说道:
>“你在,我们在,一切都会好起来。”
醒来时,他的眼睛依然看不见光。
但他再也不怕黑暗了。
因为他知道,只要他说一句“我在”,整个世界就会回应:
>“我们也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