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家的家主全程旁观完这个王朝的变迁。
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斐将军主动回京上缴了兵符。
而方宇涵则当场将兵符还给了他,并且吩咐他无需多心,从今往后他的职务一切照旧,斐家所属一系的一应事务一切照旧,什么都不必改变。
斐将军对此也并没有任何意见,他非常平静地接受了这样的安排,并在第二天一早,便带着亲信直接返回了边疆驻地。
方宇涵通过一场完全没有流血的政变取得了皇位,但很显然,他并不想作出任何变动,不管是政务还是宫闱。
除了把前朝皇室集团内那些极其不安分的成员或杀或流放之外,从外部看,这个国家根本没有换了主子的迹象。
这个国家的一切政策和规矩都还沿用着前朝的,官员们有七成以上都仍旧留在各自的原位,负责着自己原本就要负责的日常工作。
京都和皇宫也是一切照旧,除了皇宫里面住着的主人发生了改变之外,所有的一应人员任用,建筑摆设,规矩条陈,都还保持着原本的模样。
甚至就连有大臣上书,提出恳请新帝重修寝宫的要求,都被方宇涵毫不犹豫地驳回了。
总之,这个国家似乎除了统治者换了个姓氏之外,再也没有任何改变的地方了。
国家并没有变得更坏,但也没有变得更好。
这个国家原本存在着的积弊和毒瘤,越凌相信方宇涵不可能不知道,但他却完全没有做出任何改变的意愿。
而另一方面,他却又确实在努力地保证着政权的稳定性。
只要不是强烈反对他的大臣或皇族,方宇涵的处理方式都是那么温和可亲——就连前朝皇帝本人,现在也还窝在自己的封地上活得好好的呢!
过于温和的手段,再所当然地导致了偏向前朝的保守派,和推崇今上的新兴派之间,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毕竟当初大家都是撕破了脸皮的敌对关系,什么狠话没放过?什么阴招没使过?
再要当成啥事都没发生过,和着稀泥照样做同僚,那也着实是有些尴尬了。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哪怕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也
必须争出个高下,于是,朝堂之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新旧党派之争。
当政坛出现这样的波动时,方宇涵的选择并不是用强硬手段去平息纷争,或是找个契机帮臣子们调和矛盾,而是简单粗暴地决定:同时迎娶前朝皇帝的亲妹妹,和现任白丞相的小女儿入宫。
通过联姻,同时巩固与双方派系之间的联系。
越凌几乎能猜到方宇涵的想法是怎样的。
如果同时迎娶两块牌位进来就能避免麻烦,省去不必要的口水与纠结,那么他肯定是不会去考虑其他更为麻烦的处理方案了。
尚未与越凌定情前的方宇涵,处事风格就是这样,他从不会考虑他人感受,冷漠理智到近乎无情的地步。
在他的脑子里,就只有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逻辑而已,压根就不会被任何感情因素所影响。
在越凌所收到的这一系列信息中,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虽然方宇涵这会儿并不待见她这位前朝公主出身的皇后娘娘,但也并没有移情别恋地爱上那位现任白丞相的小女儿贵妃娘娘。
“真是太好……好他个头啊!”越凌咬牙切齿,“我连他的人影都还没见到半个呢!人家贵妃娘娘都已经进宫了!”
按照原主的记忆,白贵妃应比皇后晚三日进宫。
她此前已经“病危”了整整两天,那么今天可不就正好是白贵妃娘娘进宫的日子嘛!
“我觉得我这壳子中的毒,十有就是白贵妃那一派的人下的!跑不了!”越凌磨牙。
“我觉得也是。”3344连连点头,“要不是咱们来了,现在白贵妃不就可以直接入主正宫做皇后了?哪里还要矮人一头啊?”
与前朝皇室如今的惨淡景象相比,现任白丞相那是一个风头正劲!就算行事风格嚣张偏激了些,问题也不大。
反正大家都知道,现任皇帝陛下宅心仁厚,就连对前朝皇室余孽都温和至此呢,难道还会对自家功臣下手不成?
陛下曾是国师,从来仁慈宽厚。
所以他们以忠臣自居的这批人,又怎能不主动去为陛下排忧解难呢?
让犹如神明一样慈悲的皇帝陛下亲自处置前朝余孽,那断断是不妥当的!
但他们就不同啦!陛下不适合出手,又与陛
下有碍的人和事,少不得由他们这些臣子主动代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