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室大楼到院长办公室,短短几百米的路程,夏院长却走得如同跋山涉水,内心十分煎熬。
领导走在最前面,步履轻快,显然已经从刚才实验室的尴尬中完全恢复,甚至因为发掘张林这样一位“青年才俊”而心情愉悦。他时不时回头,和紧跟其后的张林聊上两句。
“小张啊,刚才在实验室里,看到你的讲课很有激情嘛!而且我看听众表现得非常有兴趣,说明你的讲课很生动,很有吸引力,现在像你这样热爱科研、又善于表达的年轻人不多了。”
张林此刻肾上腺素可能还没完全消退,又得到如此重量级领导的当面夸奖,整个人晕乎乎、甜滋滋的,真把自己当成青年才俊。
他完全忘记了夏院长一路给他频繁使眼色,嗓门都比平时洪亮了几分:“领导您过奖了!主要是现在的政策很重视培养我们年轻人,我们实验室的平台也非常好,杨平教授带领的研究方向非常前沿,同事们又都非常优秀,我
耳濡目染,也就学到点皮毛而已,比起优秀的同事,我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看似他在谦虚,其实无形中默认了领导的认可和夸奖。
夏院长跟在后面,听着张林的谦虚说辞,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心里骂道:皮毛?你小子那点皮毛怕是都长在嘴皮子上了!等会儿露了馅,我看你怎么收场!
他现在只盼着赶紧到办公室,找个理由把张林这尊“瘟神”请走。
然而领导的兴致显然比他预想的要高得多。
走进宽敞的院长办公室,领导很随意地坐在了待客的沙发上,还亲切地指了指旁边的位置:“小张,坐,别拘束。夏院长,你也坐。忙活一阵,正好喝口茶,歇歇脚,一起随便聊聊。
秘书很快泡好了三杯热茶端上来。茶叶是上好的龙井,清香四溢,但夏院长端起来喝了一口,只觉得满嘴苦涩。
他心里在想怎么将张林弄走,这家伙平时靠一张嘴走天下,不学无术,担心他在领导面前搞坏研究所的名声。研究所那么多人才,领导偏偏揪住他,随便抓一个比他强百倍。
领导吹了吹茶沫,抿了一口,然后笑吟吟地看向张林,开始了正式的“考察”。
“小张,我听你口音,不是本地人吧?哪个学校毕业的?”
夏院长心里一紧,张林的毕业院校可不是顶尖名校。他赶紧插话:“领导,小张他………………”
“哎,老夏,让小张自己说嘛。”领导温和地打断了夏院长,目光依旧鼓励地看着张林。他好不容易拉住一个研究所的青年才俊,怎么可能轻易放他走,肯定要好好深入聊聊,顺便了解研究所的进展,了解研究所人才的水平。
上次他来到三博医院,也只是与杨平见一面,两人也没有聊到任何专业问题,只是喝茶闲聊,聊天的时间也不长,他什么都没有了解到。跟杨平聊天,领导也不好过问专业的事情,生怕又违背“不打扰”的原则。
这次既然已经决定秘密考察,那就将考察范围扩宽一点。
张林倒是坦然,报出了自己母校的名字,虽然不是顶尖名校,也是一所不错的重点大学,在顶尖人才云集的三博研究所里,确实不算突出。
领导点点头,并未流露出任何不满,反而说:“嗯,好学校,基础扎实。那看来你的成就,主要是在后期的科研实践中取得的。难得,难得啊!”
TMK:"。。。。。。"
领导继续发问:“小张,你目前的研究方向聚焦在哪方面,年轻一定要聚焦,要沉得住气。”
研究方向?总不能说拉钩吧?这有点上不了台面。
张林略加思索,随便说了一个方向:“我最近打算聚焦脊柱脊髓损伤的研究。"
曼因斯坦和奥古斯特现在就是研究这个课题,张林也能够沾点边,平时跟他们混在论坛和微信群里,总能接触到这方面的最前沿的知识。
“哦。。。。。。这个方向不错,有关线粒体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课题?你熟悉吗?”领导关切地问道,领导是这方面的专家。
“熟悉熟悉!”
张林平时接触到的知识比这前沿多了,这东西他觉得已经落后了,现在他关注的是利用空间导向理论为基础的新技术:原细胞修复!其实这也是一种干细胞技术,利用脊髓原来的细胞对损伤进行修复。
不过既然领导问有关‘线粒体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课题,他顺着就回答就是,以免驳了领导的面子和兴趣。
领导沿着这个话题继续深入:“线粒体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我记得国际上也就是这几年才开始有突破性进展,你给我详细讲讲这方面的认识,比如最近一期《自然》上发表的新型的靶向递送系统,它相比于传统的病毒载体或
者物理注射,优势具体体现在哪里?”
这个问题相当专业,直指核心关键技术,而且是最新一期顶级期刊上的论文上的内容,要是平时紧跟国际研究进展的研究员,很难回答这样的问题。
夏院长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手心开始冒汗。他知道张林在研究所虽然是个教学秘书,但是其实就是管理实习生和进修生的打杂活,这下要原形毕露了!
他立刻起身,装作去拿热水壶:“领导,茶凉了吧,我给您续点水,小张,你去隔壁拿点茶叶来………………
“不凉不凉,正好。”领导摆摆手,目光灼灼地看着张林,“不用去拿茶叶了,就喝这个挺好,让小张说完,我对这个很感兴趣。”
只见张林面不改色,轻轻放下茶杯,腰板挺直,那架势还真有几分青年学者做报告时的沉稳,他清了清嗓子,开口道:
“领导,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专业,这种仿生纳米脂质体递送系统,它的核心优势在于‘精准”和“安全”。”
“哦?具体说说。”领导身体微微前倾,兴趣更浓了。
“传统的病毒载体,虽然转染效率高,但存在潜在的免疫原性和插入突变风险,而且对于终末分化的神经元,其靶向性并不理想。物理注射呢,又容易造成二次损伤,且递送范围有限。”张林侃侃而谈,术语运用得相当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