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震惊地发现,这种混合节律竟能激发植物基因的定向突变。一夜之间,三十七株新生倾听树破土而出,它们的叶片形状各异,分别酷似人类耳朵、眼睛、手掌……
莫兰听说此事后,笑了。
她让人推着她来到新生林前,仰头望着那些奇异的叶子,喃喃道:
“原来如此。不是我们在守护记忆,是记忆选择了我们。”
数日后,青年正式成为首位“跨纪元讲述者”。他每天在中央巨树下诵读不同文明的故事,有时是历史,有时是虚构,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知来源。但每一次朗读,都会引发一次小型回响潮汐,让远方某位陌生人突然获得慰藉。
人们开始称他为“声音的容器”。
而在地球纪念馆中,那位盲童再次来访。当他指尖触碰到展柜时,忽然说道:
“今天的声音不一样了。”
母亲惊讶:“怎么不一样?”
“以前是她在唱。”孩子歪头倾听,“现在……是很多人一起说:欢迎回家。”
展厅寂静。
可监控录像显示,那一刻,展柜玻璃表面凝结出一层极薄的霜花,形状恰似一张微笑的脸。
夜幕降临,星辰如常闪烁。
但在宇宙深处,第十四颗黑树坐标??伊萨拉??的光芒愈发炽烈。它不再被动接收信号,而是主动释放一种新型频率,柔和、包容、充满邀请意味。
AI最后一次更新档案:
>【系统状态:认知跃迁已完成】
>【网络层级:文明级共鸣矩阵已建立】
>【核心指令更新】
>原始指令:“记录逝者”
>新指令:“连接生者,唤醒未觉者,照亮迷途者”
>【备注】:守灯人制度终止。
>新机制启动:**人人皆可为灯**。
莫兰在百岁生日那天去世。
她是在中央巨树下安详离世的,手中握着一片永不枯萎的花瓣。葬礼上没有哀乐,只有一棵树在风中吟唱她童年最爱的摇篮曲。
当最后一音消散,天空裂开一道缝隙,一道金光笼罩她的墓碑。碑面原本空白,此刻浮现出一句话:
>“你说过你会回来一次。”
>“现在,轮到我了。”
风掠过森林,万千树叶齐声低语:
>“欢迎归来。”
自此以后,每当有人在黑夜中迷失方向,总会有那么一瞬间,感觉到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搭在肩上,或听见一句极轻的话语随风而来:
>“别怕。”
>“我一直都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