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晓日明村坞 > 5060(第9页)

5060(第9页)

梁氏只好按杜三嫂的单子去买了些芝麻、面粉、糯米粉和糖回来,然后做了一蒸屉的芝麻糕。

那芝麻香气直接从厨房钻出,弥漫到邻居的家里去,不停地有人探头探脑,询问杜家做什么好吃的了。

梁氏还记恨邻居说杜家盯上了杜三嫂嫁妆之类的坏话,没有搭理他们。

而杜家人吃过这芝麻糕,立马就被甜甜糯糯的口感征服。

杜大嫂突然想到,这么贵的糕点,乡里人吃不起,但城里的人一定吃得起,而且和省吃俭用的乡里人不同的是,城里人一天会吃四顿。

时人一天只吃两顿饭,但并不是说其余时间段就不吃东西了,中午的时候,基本会吃些糕点,晚上又会到酒肆喝酒,吃些小吃。如果让杜三嫂去城里卖糕饼,说不准真的大受欢迎。

杜三嫂见时机已到,就分别找杜大嫂和杜二嫂嘀咕了过继孩子,然后开糕饼铺,将来让孩子继承糕饼铺的事。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其实比起杜大嫂,洲渚和池不故认为说服杜二嫂成功的概率比较大,因为一旦杜段去世,那大部分家产肯定会由长子继承,次子能继承三成已经算多了。所以杜二嫂肯定会不甘心,但一旦杜三嫂的糕饼铺开了起来,又挣了钱,那这钱最终不还是他们二房的?

抱着这样的心思,杜二郎和杜二嫂就提出将自己三岁的次子过继给已逝的杜三郎。

杜大郎和杜大嫂一听,立马就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于是也提出将自己刚满周岁的小儿子过继出去。

……

到了七月中旬,过继的事也有了结果。

“三嫂过继了二哥的次子小松。”杜佳云说。

有了这个嗣子,杜三嫂终于在杜家立足了,虽然她提出开糕饼铺的事没能得到杜家人的资金支持,但她若是能找到人一起开铺子,杜家人也不会太反对了。

洲渚点点头,有了决断:“差不多了,现在可以把铺子开起来了,然后趁机营销我们的中秋月饼……”

杜佳云有一丝丝苦恼:“距离中秋只剩一个月,来得及么?”

“铺子还没开起来不打紧,先租借冯家的铺子,在那里设一个摊位,就卖各种糕点,然后让人记住我们紫霜园的招牌。等铺子开起来了,也不担心没人来买了。”

杜佳云恍然大悟:“阿洲姐姐,你可真会做买卖!”

洲渚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都是跟超市学的,适不适应这个时代还两说呢!

杜三嫂开糕饼铺自然需要别人投资,不过洲渚、池不故和杜佳云是真实的投资人这件事不能让杜家知晓,不然杜家得知杜三嫂其实股份很少,即便她老去,她的嗣子也得不到多少遗产,肯定会阻止她经营糕饼铺。

所以,她们依旧需要梁姻来当幌子,杜家人才能放心地让杜三嫂带着嗣子去城里。

开张

中元节过后,南康州城的街巷又重新焕发了活力,即便是夜晚,在酒肆喝酒吃宵夜到半夜才归家的人也依旧不少。

这时,有几个少年提着篮子在酒楼、茶肆穿行托卖,遇到酒楼的客人,他们便说:“吃酒太多容易伤胃,郎君们不妨吃点糕点垫垫肚子?”

遇到茶肆的客人,他们也有另一套推销话语:“茶香却微苦,喝完正需一点甜点调和一下味蕾,郎君们尝尝紫霜园的糕点吧?”

有听说过紫霜园的客人,疑惑道:“紫霜园不是卖糖的吗,何时开始卖糕点了?”

“紫霜园是卖糖的,但也卖糕点,这些糕点都是用紫霜园的糖冰做的。”

在托卖的推销下,有人买了几块浅尝,发现还别说,这些糕点都很软糯香甜,特别符合他们的口味。

南康州产盐,虽然能确保他们的生活中不会缺少“咸”这一味,但是吃多了“咸”就总想换一换口味。

很多人都吃不起花椒、胡椒,所以跟辣味也没太多缘分。

酸的话,倒是有人会用盐来腌制酸菜,而酸菜也是南康州百姓桌上最常见的食物之一。

剩下两味中,只有一部分人会喜欢吃苦,而甜则是南康州人广为接受的口味。

吃完甜食后,人会精神许多,且受南康州的气候影响,糖分的摄入能让生活着这个气候湿热的地方的人维持好身体机能,这是身体的选择。

因而在南康州,各色糖水、甜食并不少见。但是这种新鲜的点心,还有这绝佳的口感,彻底征服了他们。

吃完之后还想再吃,吃多了觉得腻怎么办?那就喝一口茶,茶的滋味完全将那股甜腻的味道给压了下去,他们还能继续吃!

三五块下肚,他们已经灌了两碗茶,然后就饱胀了,一直到吃晚饭的时间,他们也还不是很饿。

托卖篮子里的糕点很快就卖完了,有些人想带回家给家里人尝尝,托卖的人便指了冯家的铺子,说:“那儿有个摊子,紫霜园的糕点只有那儿出售,而且临近中秋,紫霜园出了一款月饼,豆沙蛋黄馅的,大家想吃的话可以去尝尝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