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一声巨响,金身佛陀的眉心处出现了一道深深的裂痕,光芒顿时黯淡了几分。
裂痕如蛛网般迅蔓延,金色的碎片纷纷剥落,洒落一地。
从佛陀的裂痕之中,涌出汩汩血色。
这血色凝聚,竟是逐渐化成了众生百态。
“天道无私,包容众生,赏善罚恶,毫厘不爽。
“汝今日虽伤吾金身,但天意尚可饶恕。”
“只需你皈我沙门,永绝人性……”
行者见状,只是不屑:“荒谬!天道无私,岂容你等假其名以行私欲?”
“言及包容,却要樵夫永绝人性,如此行径,何谈慈悲,何言天道?”
行者直视那金身佛陀,神色冷峻:“你以堂皇之语,诱他入彀。”
“真正的天道,岂是你这般狭隘之辈所能代表?”
说罢,行者又看向樵夫:“莫要被他迷惑,所谓永绝人性,便是让你忘却自我,沦为傀儡。
你当坚守本心,不被这虚假的承诺所骗。”
白眉老僧眉头紧皱:“你这狂徒,休要在此胡言乱语,扰乱人心。”
“吾乃秉承天道,渡化众生,何错之有?”
行者仰天大笑,笑声在这天地间回荡:“渡化?分明是奴役!”
“真正的渡化,是让人明心见性,而非强行灌输你的意志。”
此时,那由血色化成的众生百态中,
似有隐隐哭声传来,又似夹杂着声声呐喊,仿佛在诉说着不甘与痛苦。
樵夫看着这一切,心中愈清明,
他朝着行者鞠了一躬:“多谢大师指教。”
顷刻,樵夫只觉自己和白眉老僧之间似乎有什么断裂了。
……
一千零百十万年年前,太极两仪池静卧于天地之间。
池中阴阳鱼缓缓游动,一白一黑,相互交融又彼此对立。
楚君寅身着朴素道童服饰,神色专注地看守着这阴阳鱼。
忽的,平静的池水竟毫无征兆地沸腾起来,不断涌现又瞬间消逝。
楚君寅心中一惊,下意识地握紧手中拂尘:
“师祖曾言,这太极两仪池乃是化生天地的源流。”
“今日怎会突然沸腾起来……”
就在此时,一道光芒自天际洒落,明光祖佛化生为黑白道人,
身着黑白相间的道袍,仿佛将阴阳二气融入其中。
他丢下一册《周易参同契》,缓缓飘落在楚君寅面前。
“无极生太极,当断红尘念!”
黑白道人开口说道,声音如同洪钟,在这池畔回荡。
“徒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