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最后一页写着:
>他们以为“默毒协议”能让人平静,其实只是制造顺从的奴隶。
>情绪不是病,压抑才是。
>我们删除了千万人的记忆,却删不掉他们的梦。
>最近越来越多的受试者在睡梦中喃喃自语,内容惊人一致:
>“我记得。”
>“对不起。”
>“我想回家。”
>有一个小女孩,在第三次清洗后突然睁开眼睛,问我:“叔叔,你说如果我一直写信,会不会有人收到?”
>我哭了。
>我骗她说会。
>其实我知道,所有的信都会被系统拦截、粉碎、归档为“异常数据”。
>但我还是希望,有那么一封信,能穿过防火墙,落在某个温暖的手心里。
>所以我把这些资料留下。
>不是为了复仇。
>是为了让后来的人知道??
>曾经有人试图让世界失语,但也曾有人,坚持说话,直到最后一刻。
>??林昭,原共忆云网伦理审查组成员
我抱着箱子走出地窖时,雪停了。一轮朝阳从云层中挣脱而出,照亮整片冰原。那一刻,我仿佛听见了说心树的声音,遥远而清晰,如同春溪解冻。
我把资料备份了三份。一份寄给了十二位独立记者,一份藏在青葫小学的地下密室,最后一份,我亲手交给了陈远。
他见到我的那一刻,整个人瘦得几乎脱形,眼里却闪着光。“你知道吗?”他说,“过去三个月,全球共有四万七千二百一十九人主动向亲友坦白了自己的过错。其中有两千多人曾是‘默毒协议’的执行者。”
“系统已经开始反噬。”他低声说,“v。4。0‘归零计划’已被迫暂停。高层内部出现了分裂,一部分人开始质疑‘情感调控’的正当性。甚至有人暗中支持‘心锚’之城的扩散。”
“为什么?”我问他。
“因为你做的这件事,看起来很小。”他看着我,声音轻得像风,“但你让‘说出真相’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信仰,一种传染性的勇气。”
我没说什么,只是从包里拿出一封信,递给他。
“这是第五百零四封。”
他接过,打开,读完,久久不语。
信是我写给自己的:
>梁言:
>你曾经以为,正义要用剑来实现。
>后来你发现,真正的剑,是语言。
>是那一句“我错了”,是那一声“我害怕”,是那一纸“我还爱你”。
>你杀过很多人,也放过很多人。
>但现在,你终于明白??
>最锋利的剑,从来不在鞘中,而在唇齿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