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钤又强调说:“另外,股票发行时,一定提前告知于我。”
“好……吧。”
李谕有些不情愿。
这属于典型的顶级内幕消息,一定会有大商人、企业家、官员提前准备资金抢购,普通的商户或者居民基本没机会。
当年,这些股票按照规定要在半个月内公开售卖。但售卖当天就突然暂停,因为已经被那些有钱有势之人通过各种渠道提前买完。
经过几次交易,又大部分落在了盐业银行与金城银行手中,两家银行成了电车公司大股东。
京师总商会对此非常气愤,因为按照公司规定,电车公司在决策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北京市民的意见,并且北京市民应当持有一半股份,但实际几乎为零。
他们抗争了几次,没有什么效果。
李谕很难改变贪腐问题,只能听之任之,把电车公司先早点开起来再说。
李谕连忙说:“这不太好吧!别人是毁家纾难,您这是毁家赠魁?夫人知道了会同意?”
蔡锷说:“就是让她不同意!”
李谕立刻明白过来,蔡锷想通过这件事与夫人彻底闹翻,逼她因家事离开北京,此后自己脱身就方便了。
但根本猜不透蔡锷对小凤仙有没有感情。
次日,报上果然登出了魁选秀的新闻,一时间京城有钱的公子哥纷纷出动。
蔡锷拿出的三千元已经非常多,依旧不够,只能找李谕又借了两千,才勉强让小凤仙争得了“院士”头衔。
再次来到云吉班时,小凤仙已经成了整个八大胡同最热的魁,——至少下次魁选举前一直都是。
蔡锷不嫌事大,让李谕用他的徕卡原型机拍了一张自己与小凤仙的照片,登在报上。
与此同时,嗅觉灵敏的记者也知道了蔡锷拿出全部身家捧青楼女子并且与老婆闹翻的事,这种边新闻不要太吸引人。
几天发酵下来,蔡锷与小凤仙的事迹已全城皆知,大家都认为他是个登徒浪子。
蔡锷目的达到,事后专门请李谕吃饭答谢,“疏才兄,实在抱歉,借你的两千元暂时还不上。我现在经常还要找小凤仙接济。”
“不用还,”李谕根本不当回事,然后戏谑道,“现在你可是经常去八大胡同了。”
蔡锷笑道:“夫人都走了,我还不如住在云吉班。”
李谕怪笑:“将军真是逍遥。”
蔡锷说:“志不在此,逍遥?说不上逍遥。”
小凤仙虽然觉悟不低,但一个十六岁的青楼女孩本事不可能多大,没有能力帮他出逃,更没有能力帮助蔡锷的护国大业,最多起到出逃的烟雾弹作用。
谋划虽然复杂,但很有意义。
千万不要小瞧袁世凯的能耐,此时说他只手遮天都不为过。
黎元洪也想过逃离北京,并且联系好了日本使馆参赞帮忙,把自己弄到东交民巷换防的美国军队军车上就可以离开北京。
但如此周密的计划也未能成功。
——京师警察厅的吴炳湘厅长真心是个厉害角色。
吃过饭,蔡锷再次返回云吉班,李谕则乘车回家。
到家门口时,看到了笑呵呵的黎元洪。
“副总统。”李谕打招呼。
黎元洪说:“今后咱们就是邻居了。”
“您也搬到了东厂胡同?”
“怎么,不欢迎?”黎元洪反问。
李谕笑道:“欢迎,当然欢迎。”
黎元洪说:“我买下了你所住府邸旁的两处宅子,合二为一。”
李谕对东厂胡同很熟悉:“这样一来咱们两家几乎占了大半个东厂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