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纪国这边,其实是另一个视角。
世上知道昌伯想立侄子当储君的人不多,故而见他替侄子迎娶周公主,便以为他是故意欺辱。
其实在知情人眼里,这分明在为侄子当储君铺路。
可不管昌国那边怎么想。
现在问题在于纪国怎么想。
周天子分明更满意公子凌。
纪凌有点头疼。
他正在忙着种甘蔗,怎么又要说亲了?
作者有话说:
第72章
郑锡开口道:“娶周公主对我们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大家下意识点头。
肯定啊。
周王室虽然衰落,可周的影响力依旧在。
现在天下各国依旧是周的国家。
周公主嫁过来,能直接提升纪国的地位。
智慧果决如昌伯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才有他替差人去周王室提亲的事。
只要让侄子昌含笑娶了周公主,以后立侄子为储君,估计天下人很多人会同意。
这时代不仅有子凭母贵,更有夫凭妻贵。
周公主的身份实在尊贵,这点毋庸置疑,
但这仅限于知道内情的人。
在外人看来,就是昌伯目中无人,或者说目中无周。
虽说昌含笑的祖父曾经也是国君,他勉强算个公孙。
可这世上公孙还少吗?
各国公子加起来都有大几百人。
若不是诸侯国只剩六七个,放在早些时候,公子加起来大几千人。
公孙更不用说,有的公孙饭都吃不起。
昌伯这样做实在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