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当初哥哥让位给我,所以我要把位置还给他儿子等等。
只能说昌伯你自己听听,这话你信吗?你自己信吗?
就不说当初是不是你哥让的位置,就说这种恭谦友让的性格,就不是你的作风啊。
但这个理由又很好,甚至可以传为一段佳话。
再加上昌含笑的能力实在突出,这段时日的能力更是有目共睹。
他当储君,确实很好。
大家还想到其他国家的事。
纪国立储的时候最平稳,场面也最大,他最有竞争力的弟弟半点没有竞争的心,甚至还在旁边为哥哥立储努力。
谁不知道,铁骑从马掌到马具,还有大家盔甲的改进,全都是纪凌完成。
可他从设计最初就是给他哥的,铁骑军成型,也从不要指挥权,半点都不沾。
纪胜对弟弟也是非常好,所以人家立储平稳啊。
卢国也不错,因为人家卢公跟卢山鸣把危险降到最低,还把内斗止于国内,再怎么翻也翻不出风浪。
反面例子则是郑。
郑愍公已经尽力了,但凡他能多撑一会,其实郑国的立储也还行。
或者有能臣把持,能臣早被他赶跑。
郑现在的乱子,跟郑愍公有关,也跟现在的郑伯有关。
别忘了,郑大现在还在卢国,人还活着。
他们昌国要走哪条路?
纪?
别想了,没人家儿子的本事,还没人家儿子的和睦。
郑?
更别想。
只有卢了。
把一切的乱子压下去,止于内斗,不能扩大化。
心里是这么想,但大家该别扭还是别扭。
昌伯闭目养神,看着侄子处理公务,一样比一样好,心里宽慰些。
只是让他杀儿子,他还做不出来。
而且四个儿子在,还能制衡昌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