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儿与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女儿回娘家,必带一些糕点、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门,那么,回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也就四块点心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表达了女儿对乡邻的切切思念之情。
【一】《丙寅年正月归门》佚名
正月初二把门开,笑纳东西南北财;
京城巷子狮舞醉,火虎闹春迎福来。
于璐和友乾,清婉带着有才四个人一同回到了娘家。
他们带给娘家的是一种叫“比斯开”[biscuit饼干]的舶来品,这可是杰克逊特意托家乡的朋友从西域大秦快递过来的稀罕物。
一进门,见娘家的院落里冷冷清清。清婉便问:“呵,本来以为,我们还是末了,没想到,今天却抢了个头筹!”
父亲于延年道:“你大姑父一家回老家守孝,可不今天,也就伺候你们一家人了嘛!”
于璐问:“不是还有二姐么,她怎么还没来?这都大晌午了。”
于延年说:“这会儿不到,也许就不来了。”
于璐道:“为何不来?她在家又没有什么事儿!”
“你二姐夫去世多年,”于延年叹了口气,“嗨!唯一的依靠,又出了家。”
于璐说:“人家谁的姑娘不出嫁?”
于延年道:“我说的哪是翠羽?我说的是修染,他出家做了和尚。”
“修染表哥做了和尚?”清婉一听惊讶道,“我…我们…二十八那天…还去他家里借了雨棒……”
于延年问:“雨棒,什么雨棒?”
清婉道说:“就是演戏用的一种乐器,陈大人让纪公子,不,纪先生去他家里借的。纪先生说,表哥的情绪好好的,还要跟着我们去看戏呢!”
【二】《秋风词。雨飘零》佚名
雨飘零,风凄清。
渌萍与荷叶,同此一水中。
雨打荷叶依旧在,渌萍随风西复东。
其实,清婉根本没有说实话,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修染一直让纪绪约清婉出来,商议离家出走的事,可是一直没有机会。
恰巧,二十八日那天,纪绪带着陈桕大人回家拿板胡,清婉要跟着来看这出新版的爱情大戏---《梧桐雨》。
一看机会来了,纪绪便对陈桕大人说:“下雨的场面,光用‘雨滴铃’不行。”
雨滴铃是一种小巧的打击乐器,由多个金属管组成,每个管都有不同的长度,因此发出的声音也不同,恰似雨打风铃的感觉。
陈桕问:“为何不行?”
纪绪道:“打击雨滴铃,就像是在空中弹奏一曲小雨。为了增加气氛,加入风声雨声,最好再有一支‘雨棒’。”
“去哪里找雨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