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笑啥?小姐是不解‘润笔’之意?还是……”王冕解释说,“拿毛笔泡水的动作就叫润笔,泡开的毛笔,较易吸收墨汁,写字画画时会比较圆润……”
小姑娘却说:“小女子并非笑那‘润笔’,而是笑那润笔的‘小生’。”
“笑我作甚?”
“‘小小’的年纪,便知道润笔了……”说罢,小姑娘就笑着走了。
不一会儿,那个叫梅香的丫鬟手捧一碗水走了出来。
王冕赶紧接了过去,“多谢,姑娘。”
“先生,这一小碗清水够么?”梅香说,“不够,池子里还有好多,我家有温泉水,源源不断的……”
王冕心想:呵,这一家人,话可真多……话多好呀,正好打探一下情况,便道,“够了,够了……请问姑娘,刚才这位小姐是府里的什么人呀?”
“我家四小姐。”
“噢~”王冕又问,“那穿白衣服的呢?”
“我家三小姐。”
“她不叫山梅?”
“不叫。”
“那她叫什么名字?”
梅香把眼珠子一瞪,“和你有什么关系!”
“没,没关系……只是随便地问问。”
“别瞎问,我们小姐的名讳,也是你该过问的?!”说罢,梅香转身离去。
【二】《如梦令。秋千争闹粉墙》吴文英。作词只有影子。作曲
在粉墙围绕的花园之内,姑娘们在嬉嬉哈哈地笑闹着争抢着秋千荡玩。
王冕哪还有什么心思作画,他起身踱步在小巷的花丛树间,闲暇地看着紫燕子和黄莺儿在任意地飞翔。
此时,从院子里又飘出来嘹亮的歌声。
唱的是南宋词曲大家----吴文英的《如梦令。秋千争闹粉墙》:
[女声二重唱]“秋千争闹粉墙,闲看燕紫莺黄。啼到绿阴处,唤回浪子闲忙。”
这首词写的是:黄莺儿在绿阴深处啼鸣,猜想,这可能是一只雌莺,正在声声催促着游荡在外的雄莺赶快回到她的身旁。
仿佛那雄莺漫不经心地回应: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正是尽情玩乐,寻芳问柳的好时光,怎肯轻易地回来受你的羁绊呢?
[歌曲]“秋千争闹粉墙,闲看燕紫莺黄。啼到绿阴处,唤回浪子闲忙。春光(春光),春光(春光),正是拾翠寻芳。春光(春光),春光(春光),正是拾翠寻芳。”
不知什么时候,那四小姐又出来,问:“画好了么?”
“画,画好了。”
“给我欣赏一番,看看你画的如何?”
“画的不好,小姐就不必看了。”其实,王冕一笔没画,拿什么给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