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玉堂虽然常听别人称呼他国舅爷,可是眼前的人称呼他时,他莫名有种怪异的感觉,但又没有感到对方的敌意。
叶玉堂道:“兄台盘缠用尽,身上又有伤,不如留下养一养。绩迁与叶某交情不浅,兄台既然是他的师兄,也不是外人。况且,兄台这时赶去京也见着不见他。”
孟承志,字绩迁,叶玉堂是正经的文官进士出身,因为年龄相仿,身份高过他,交情又好,就称他表字。
李玄性子极傲,所以他从来没有想过在赵氏王朝中当官。他遇人不淑(书颖:作者,你做个人吧。),此时他就想看看那负心薄幸的女人究竟做的什么样的事业,她用美色拢络了的人究竟是谁。
他真的接触叶家的人,近距离看官场的人物,他一定能查出来。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
叶玉堂等官员丈量好了并且完成了土地产权人入股工业园区的二十年合约,书颖看了具体的土地和地图资料后,给出了产业链上各个小工厂建设的粗略分布建议和厂房环境要求,余下的事就交给下头去执行。
这么多的工匠聚集在这里,而建厂建房具体工作交给了这个时代的建筑师。这些得到太后的天使贷款并拿到子项目的幸运工匠反而除了督促建厂房之外,没有别的事。
书颖便将蒸汽机的设计图拿出来,招来其中最好的工匠讲解其结构和原理。这时候七个随行官员和叶氏族中比较出众的四个青年也聚在这里,听到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是利用了烧水时蒸汽会往上喷的原理。
叶玉堂不解:“太后娘娘,这个喷汽的力量有什么用?”
书颖道:“蒸汽机就是转化这个力量为人类所用。就像水力舂米、磨面的道理一样,这个力量也可以舂米、磨面,甚至拉动马车、推动大船。
人、马载不动的东西,蒸汽车可以载动,甚至以后耕地也不用牛了,本来十天才能耕完的地,一天就能耕完。”
这时在场的读书人的脸色都不由得变化,便有人想:这样的学问才能真正利国利民,可儒学将来又立足何地?
在场的工匠无不景仰太后的,太后传他们设计图,无息借钱给他们在光州安居立业。让他们技术真正私有化,让他们可以凭技术富起来,就像就现代的解放战争时期的分地一样让这些工匠所拥护。
既然太后看重这件事,他们肝脑涂地也要按照图纸造出各种部件,其中需要焊接也好、用模铸也好,他们都弄得出来。
书颖则先回京去了,因为京中今年夏末要举行荫官考试,到秋收之前要定下淘汰人员和减俸人员,此事没有她坐镇,朝中只怕要炸开来。
书颖带着大公主赵薰乘在八匹马拉的太后凤驾大马车内。车内分前中后三间,前一间候着奶嬷嬷、宫女,中间是书颖和女儿的活动场地,后面还有小间可以出恭。
这样的座驾在这个时代属于超级豪华了。她所携仪仗已经简化,仍然旌旗蔽日,侍卫亲军中的宫廷侍卫、步军、马军扈从,随行官员车驾紧跟其后。
人员太多,要顾及孩子,所以行进速度有限,不像当初她一人一马纵横天下。过了两日才到汝南境内,书颖不愿扰到地方,行辕又只设在府衙,一切用度,照价赔给地方财政。地方也不可以用她出巡为名,短了今年该上缴的赋税。
汝南地方大小官员都在府城门前迎接,书颖出车驾露个面,转身回车驾时,却见叶玉堂的车旁站着一道人影,头戴着遮阳帷帽。
书颖看到他抱着胸,手中拿着一把她很熟悉的剑,不禁吃了一惊。
他怎么在这儿?他不是走了吗?
书颖到行辕时传玉堂来问,玉堂才说起当日遇上李玄的事,又称他是孟承志的师兄。
“师兄?!”
玉堂听她语气有异,问道:“娘娘怀颖李兄的来历不实吗?”
书颖呼出一口气,道:“那倒未必不实。绩迁是有这么一位……同门,我当年听他提过。他这位同门内外功皆修,精通术数易学、兵法阵法,有经天纬地之才,只不过为人甚是崖岸高峻。”
崖岸高峻只不过是好听的说法,说不好听就是孤傲,不爱与他看不上的人交际,玉堂当然听得明白。
“我识得他有些时日,他虽然不多话,倒没有如何孤高。”
书颖不知道李玄想干什么,她该说的都说了。她微有不安,最终还是说服自己。他还不至于要害她,否则当年她落在他手中,他能有机会困她一辈子的,那两年他的机会也很多。
……
不日出巡銮驾归到京畿,文武百官代表出城迎接,其中就有在京忙着军改的皇甫元均。
军改第一刀动的是能让她如臂使指的神机一营二营和叶书林所辖的龙卫军。
将神机一营、二营扩编为“第一军集团军”,荣誉番号“神机”,司令员皇甫元均,副司令员柳非青。
“神机营”虽然延用“营”的叫法到今年,可早几年一营在编人数就不下于五千人,二营三千人左右。到两年前出征时,一营已有八千精锐,二营则有四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