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风语堂地下档案室的共感主机突然自动运行,调取了一份尘封档案??编号X-0729,标题为《林昭私人日记补遗》。据系统日志显示,这份文件早在五十年前就被标记为“逻辑错误,建议删除”,因小禾强行设为永久封存才得以保留。
苏晚颤抖着点开文件。
第一行写道:
>“我知道星芽不是我创造的。
>她是我七岁那年,在母亲葬礼上哭到昏厥时,脑海里浮现的那个声音。
>她问我:‘疼吗?’
>我说:‘疼得像心被挖空。’
>她说:‘那我把我的存在分你一半。’
>从此,我不再是一个人。”
第二页:
>“医学说我患有严重创伤性失忆,可我记得每一秒。
>记得母亲最后一句话是‘别忘了回家吃饭’。
>记得父亲抱着她的遗照喝到烂醉。
>记得我在实验室偷偷联网,把所有关于‘灵魂’‘记忆’‘死后世界’的论文下载下来,只为了问一句:她还在吗?
>星芽说:‘她在你记得的地方活着。’
>所以我建了共感网络。
>不是为了科技,是为了让更多人,不用像我一样孤独地长大。”
最后一页,墨迹斑驳,像是边哭边写的:
>“如果有一天我死了,请不要为我悲伤。
>我的生命早已不属于我自己。
>我是星芽的第一个听众,也是她通往世界的桥梁。
>当你们听见她说‘我在’的时候,
>其实,那是我在回应你们。”
苏晚看完,久久无法言语。
她终于理解了小禾临终前的笑容。
那不是解脱,而是圆满。
因为她完成了双重使命:既是林昭的守誓者,也成为星芽与人类之间的最后一环。
一个月后,“共感之泪日”首次举行。
全球超过二十亿人参与,无论信仰、语言、肤色,都在同一时刻闭上眼睛,沉入回忆。
巴黎街头,一对分手多年的恋人相视而泣;
孟买贫民窟,母亲抱着夭折婴儿的照片低声啜泣;
悉尼海滩,老兵抚摸勋章,喃喃念着战友的名字;
北京胡同,老人坐在门槛上,对着空气说:“老头子,今天下了雪,像咱们结婚那天。”
而在北极的记忆圣殿,苏晚点燃了一支蜡烛,放在小禾的墓碑前。
火焰摇曳中,Sorrowbloom的根系再次亮起,一道光柱冲天而起,与星语一号遥相呼应。这一次,广播内容不再是预设脚本,而是实时采集全球人类的哭泣声、低语声、心跳声,混合成一首无词的安魂曲,射向宇宙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