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妖言惑众。”
正当众人忧虑的时候,大将军杨辰站了出来,呵斥道:“蒙山关之所以陷落,楚军说是没有动用全力,可这个全力,也只是指兵力上而已。
那些溃兵,除了说楚军动用的兵马外,可是还提到了一点,那就是楚军连续十日,都动用了十数位先天,人数是蒙山关先天守将的数倍之多。
正是靠着多达数倍的先天宗师,楚军才能迅速取胜,攻陷蒙山关。
可当初他能集结数倍先天,是因为大军汇聚一处的缘故。
如今楚军兵分五路,他先天宗师就算再多,五路分下来,每一路又能有多少?
楚人再想复制蒙山关之战,哪有这么容易?
宁陵、虞城、谷熟三府,即便会陷落,也绝不可能在十日内陷入。
撑个一月,乃至两三月,都是大有可能的。
而只要能撑过一两月,纵然这三府都陷落了,那也值得。
别忘了。
我们当初在大梁周围,设置三府屏障,为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为了分摊楚军兵力,不让他把所有兵马都集中到大梁,再次重现去年三百万大军围攻帝都的局面。
如今这个目的,不就是很好的达成了吗?
宁陵、虞城、谷熟三府,分走了北伐的一半楚军,如今到大梁城下的楚军,才仅仅一百万而已。
比我们大梁守军,也才多了三十万人。
这点人马够干什么?
什么都干不了。
在宁陵三府陷落前,在分出去的楚军返回前,我大梁就是固若金汤的。
而等一两月后,三路楚军就算返回来,也基本都因为惨烈的攻城战,死伤惨重,士气大跌,锋芒已钝,难堪重用了。
现在已经是四月了,再过一两月,就是六月。
楚军聚集所有主力的时间,也就是这个日子。
而六月,距离下第一场雪的九月末,仅有三个月时间而已。
届时以大梁之坚固,以七十万重兵驻守,还有十位先天看顾,对付师老兵疲的楚军,还怕没有把握吗?
还守不住三月时间吗?
只要撑过了这三月,寒冬到来,面对这寒潮,楚军再是能打,也只能黯然退兵。
如此楚国的第二次北伐,将和去年一样,再次失败。
而连续两年浩大北伐,相信楚军家底再厚,也很难再支撑下去了吧。
我就不信,明年他还能在发动第三次不成?
就算能,大不了再复制一遍今年的布置,再和楚军来一次消耗。
我等只是固守本土,楚军却是万里远征,拼消耗,最终胜利的只能是我们。
只要能扛过这波,保住大梁,耗的楚军撑不下去,那最终的胜利就将属于我们。
只要赢了,哪怕收不回已经沦陷的失土,但保住现存的七郡之地,还是没问题的。
七郡在手,那么在未来的中州,我大梁依旧是强国之一,仅次于楚国而已。”
杨辰振振有词,一条条罗列下来,说的话,比上一位更让人振奋人心,也更让人信服。
“大将军说的不错,楚军再强,也不过是中了我等之计,顺我们的套路走而已。”
“没错,宁陵、虞城、谷熟三府,楚军想要,就让他拿去吧。只要能保住大梁,那么迟早就能收回来。”
“大梁在手,梁郡就在手,其他根本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