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住了大梁,就保住了七郡,日后我梁国依旧是中州顶级霸主。”
众多大臣纷纷出言,一个个面色胀红,兴奋不已。
从他们话语中,仿佛此时梁国并不是被人攻打的一方,而是主动出击一样,睥睨天下。
这看上去有些滑稽,但却也侧面,说明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如今的梁国,确实太需要一个方针和希望,来指引众人坚持下去了。
而杨辰所说的这番前景,无疑极为符合众人的期望。
所以才一说出来,立刻就击中了众人的心,引起了众多共鸣。
“可是……”
不过正在这个时候,先前浇凉水的那人,又弱弱开口。
然而他才说话,众人愤怒的目光,就瞪了过来。
这种高兴时候,这种希望时刻,这家伙要是再敢扫兴,众人杀了他的心都有了。
就连被众人簇拥在中心,一直没有开口的梁帝,此时见到这家伙,都忍不住皱了眉头,眼中闪过一丝厌恶和生气。
被皇帝和众多同僚这样盯着,瞬间将开口的大臣吓得一个哆嗦,直接缩到了人群之后确实不敢再发声了。
众人见此,才冷哼一声,转头过去,不再理会这不开眼的家伙。
“咳……大将军说的不错。”
梁帝这时也开口了:“楚人虽然骁锐,但我梁人也不差,去年不过被他偷袭,方才招致惨败。
可就算败了,去年那么艰难,我们不还是守住了大梁,撑过来了吗?
梁国国祚,依旧绵延。
如今我等休养恢复了一年,兵马比去年更多更壮,甚至还得了徐郑等国支持,难道还连去年都不如吗?
守住大梁,不是或许,而是一定。
诸卿不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梁帝给这次谈话,定下了基调。
众臣闻言,纷纷拜道:“陛下英明。”
……
正当远处大梁城头上,梁国君臣各自加油打气,为自己提升信心的时候。
相距十数里外,正在列阵布置,修建大营的楚军之中,陆渊也在思考着,一件与攻打大梁不怎么相关的重要之事。
就在这两日,他收到了后方诸郡,或者说是后方中州诸郡的郡守、都尉,传来的奏报。
请求撤离军管,重建地方郡府县兵,恢复地方的正常秩序。
对于这点,陆渊自然是没什么问题,肯定赞同的。
军管本来就不能持久,地方迟早就是要恢复正常秩序的。
不过让他有些犹豫的是,重建的郡府县兵,兵马来源在哪里?
截止目前,楚国北伐已经取得了关内、广陵、江夏、东海、荥阳、济阴、城阳等完整七郡,另外还有河南、南阳、梁郡、东郡、山阳、任城等郡的部分地区。
这些全部加起来,差不多就是将近十郡的地盘了。
几乎和楚国现如今的直属疆域差不多大。
也就是说,一个北伐,陆渊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打下了另一个楚国。
这么大的疆域面积,又是敌战区,所需要的府县兵缺口,可是很大的。
现如今这些占领区,都是实行军管,由北伐军分派兵马,进行镇守,维持着地方治安。
可军管状态,终究不可能一直维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