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如数家珍,而且一边说一边掐指头算!
管他们可不可疑,严主事恨不得将他们都抢回去!
卫先生虽然对算学不感兴趣,也不精通,但是日常算数还是会的。
可他听不懂裴父裴母的算数,一头雾水,两眼震惊。
严主事自然要问。
裴父说专业知识还行,让他说别的他就嘴巴不够利索,索性闭嘴不吭声,让老婆子说,老婆子要是不会那不还有儿子儿媳以及孙儿嘛。
裴母已经历练出来了,这会儿也不再紧张得磕巴,她起身行礼,待卫先生让她只管坐她又坐会凳子上。
宫嬷嬷握握她的手,让她不必紧张。
看裴母变得如此厉害,宫嬷嬷与有荣焉。
她见过裴母以前的样子,会害羞,也自卑,怕给儿子儿媳丢人,怕给孙子拖后腿就努力学拼音识字。
今日再见,这老太太脱胎换骨一样,真提劲!
裴母笑道:“回大人,这算法简单得很,不是我们厉害,是阿年教了我们简便方法,记住那个方法回回往上套就行啦。”
小鹤年不管学什么都喜欢总结规律,加上跟着沈宁和裴长青又学了统计学、统筹学等的一些知识,他自学起来如虎添翼,总结规律那叫一个顺手。
卫先生和严主事又盯住了小鹤年,越发觉得他神异得很。
不一般!
严主事不怀疑是曾知县造人才了,因为这些东西曾知县肯定也不会。
裴长青和沈宁学习时间不久,启蒙还是谢恒和儿子帮衬的,自然也不会。
这个小鹤年,真是个生而知之的天才呀。
在场的几位读经史的官员心头不约而同地浮现这么个想法。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
这个孩子就是生而知之者。
卫先生越看越喜欢,越发觉得萧先生挑到谢恒这样的弟子,那他选小鹤年也极好。
他忍不住试试小鹤年背书的情况,抽查的结果自然是对答如流。
他又试试小鹤年对经书的了解,考考释义。
小鹤年依然对答如流。
谢恒帮他们弄了不少书,除了让谢掌柜送的,他从京城也或买或抄或从家里顺,也让萧先生帮忙,还跟皇帝求过,总之弄了不少书和文章。
裴长青没看完,小鹤年记性好且现在没有科举压力,就看了很多。
他虽然不是生而知之,但是有裴长青和沈宁启发,确实理解力非常强。
很多时候他读原文基本就能理解大概的意思,再看看名家释义,记忆就很深刻,根本不需要特意背诵。
这点他和谢恒很像。
卫先生考小鹤年的四书、释义,严主事也心痒痒,忍不住试试小鹤年的算术水平。
比如考个九章算术,出个鸡兔同笼之类的题目。
这哪里能难倒小鹤年?
鸡兔同笼的题目,压根儿不用裴长青讲,小鹤年自己就琢磨出了答案。
抬腿儿问题,对他来说就好像脑筋急转弯。
严主事又考他计算土方、种子以及清算田亩数的问题。
这就涉及体积、重量、面积等内容。
这哪里能难倒小鹤年?
他对数理化感兴趣,自打跟裴长青开始学科学以后时不时就要裴长青给他出难题,没有难题他就自己琢磨自己出题。
这方面他极有天赋,不是严主事能考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