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 160170(第31页)

160170(第31页)

沈宁对员工大方,不管家里作坊还是县里都让厨房每天熬一大锅骨头姜汤,煮面也好涮菜也罢,或者直接喝也成。

沈宁表示不用,家境差喝点骨头汤很好,她现在吃喝不错就不能喝太多汤。

沈宁跟香蒲大丫说话,让二蛋和石榴去各处看看聊聊。

香蒲和大丫趁机请教一些算术方面的问题。

沈宁给人解惑比小鹤年要更通俗易懂一些。

小鹤年因为太聪明,而且颇有一种举一反三的本领,很多东西他一看就会,根本不需要解释为什么,可其他人不懂,他们需要知道为什么这样。

讲清原理,他们理解了就能永远记住,否则就只能死记硬背。

沈宁回答了问题,又看了看作坊意见本,狠夸了香蒲和大丫。

说实话这个作坊院儿人员构成比较复杂,运输队的归高里正管,作坊的、销售的归张氏,多少的也会有矛盾和摩擦。

不过沈宁从来不主动过问,而他们也没闹到她跟前过,都是私下里沟通解决的。

这就得表扬张氏、香蒲和大丫二丫几个女孩子啦。

张氏年长,是她和裴长青的堂嫂,有身份加之性格不软弱很能震慑人。

香蒲则是因为性格坚韧,为人真诚体贴,该温柔的时候温柔,该强势的时候强势,汉子们觉得这丫头不错,小子们喜欢她都乐意听她的。

大丫二丫一个文静一个泼辣,也是张氏的好助手,有些话大人不好说,二丫就敢说。

他们之间有了摩擦,张氏不许他们私下里吵吵,更不许他们打架,也不许他们生闷气,让他们不舒服就说出来,大家坐下来沟通。

不好意思说的可以写在意见簿上。

但凡有不沟通就吵架、打架、背地里使坏的,统统赶回去!

作坊又不是找不到人,多少人花钱走后门想来干活儿呢。

恩威并施,这是她跟沈宁和裴长青学的,很管用。

沈宁虽然说过这个法子,其实她自己在作坊没用,用不着,毕竟现在村里人都怕她不带着他们赚钱,哪里敢跟她唱反调?

作坊的意见簿成了感谢和表扬之用。

等张氏带孩子们回来,自然又是一番热闹。

张氏面色原本很严肃,见到沈宁立刻笑得乐开花儿。

沈宁关心他们几句,问张氏是不是有事儿。

张氏笑道:“都是小事儿,常见的,都能解决。”

她带着一帮人在县里管作坊,平时也有不少事儿,不过有沈宁和二郎的名头与人脉,都好解决。

剩下就是小问题小摩擦,没什么。

只要不是大问题,她很少跟沈宁说,从不抱怨。

抱怨啥啊,沈宁给她分红了!

原本她是拿工钱的,一开始一个月五百钱,后来一两银子,现在一个月二两,然后阿宁还把她出货的二分利给她。

这是给自己赚钱,她干劲十足呢。

二丫听说晚上吃羊肉很开心,又问阿年和珍珠怎么不来。

宝儿又顺势抱怨一下珍珠姐姐给他丢开十天不理他的事儿了,至于阿年,傍晚就见着了。

沈宁让张氏他们几个明儿去西大街铺子看看。

二丫小嘴叭叭的,给宝儿和二蛋、石榴讲邱家娘子小气。

“去别家收账都可利索了,账本一摆,该多少就是多少,痛快数钱结账。单单她家,每次都要审贼一样审,什么‘啊,那天送了吗?是这些对吗’真是好笑,你不当天结账非要赊账,赊账又不记账。每次让抹零就算了,还总故意弄错少算,难道我们收账的不会提前算一下吗?真是好笑!”

沈宁听见跟张氏道:“嫂子还做她家呢?”

张氏笑道:“为啥不做?邱家家口多,吃得多,每个月好大一笔银钱呢。那邱家娘子有些小心眼儿罢了,不值当我们放弃她婆家的生意。”

最初邱家娘子挤兑她,说些不中听的话她还难受,后来被沈宁开导过,又见过邱文举,再知道邱文举的花花事儿,张氏还觉得邱娘子可怜呢。

男人不做人,她管不了男人,心里憋屈,又不敢跟婆家人撒气,可不就逮着跟她家做生意的人撒气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