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备好的,她也不急,把单子交给香蒲和石榴,让她俩分别准备。
吃过午饭,没多久高进禄就飞奔来后院给沈宁汇报:“婶子,你家二叔把我爷他们接来了。”
他虽然想跟着阿年去成家堡玩,但是还不够熟不好意思,就在家里跟着裴长青读书。
裴长青白天去县学,他就跟着沈宁,和二蛋一起做事儿,顺便学拼音算术什么的。
闻言沈宁立刻起身出去。
高里正和裴父裴母都来了。
沈宁高兴地上前招呼,先问路上辛苦,“里正伯怎么不带大娘一起来?”
顶风冒雪走了一天,还在村里投宿一宿,高里正脸上难掩疲惫之色,精神却很兴奋。
他笑道:“家里离不开她,不是烧窑嘛,得看着点儿。”
烧窑有窑匠师傅,安排吃饭也有大伯娘,自然不用陶氏。
陶氏主要是在家看着三个儿媳妇,免得她们弄幺蛾子。
跟高里正招呼完,沈宁上前扶着裴母,又关心他们路上冷,招呼他们赶紧进屋吃饭。
她对高里正道:“里正伯一起来,晚上就住后院儿这里,住得开。”
裴母小声道:“阿宁,那啥……”她朝后看了看,伸手扯了扯,“宝珠,咋不叫你二婶?”
躲在她身后的裴宝珠这才蹭了出来,咬着唇瞥了沈宁一眼,期期艾艾地叫了一声二婶。
沈宁这才看到她,裴宝珠穿着不合身的冬衣,神情畏缩,不见当初欺负珍珠和阿年的傲娇模样了。
小丫头和珍珠阿年同岁,但是大了半年多,原本比俩孩子长得高,圆润,头发也黑,现在瞅着身量倒比俩孩子还小呢。
瘦骨伶仃,畏畏缩缩,惹人可怜,也不怪裴母给她带身边儿了。
毕竟是亲孙女。
沈宁面色没有任何异样,笑了笑,“宝珠冻坏了吧,进屋暖和暖和,喝碗肉汤就不冷了。”
裴母和裴父见沈宁没恼才松了口气。
瞧着儿媳妇比儿子还大度些,上午二郎见他们带了宝珠过来,脸色还有些不悦呢,不过也没说什么。
现在沈宁态度没异样,他们就更放松些。
高进禄跑来送信的时候二蛋已经去厨房安排备饭了。
中午沈宁说过给裴长青他们留饭,这会儿直接出锅端上去。
冬天冷,菜凉得快,家里基本吃炖菜。
今儿是大骨头炖豆腐,里面还放了萝卜白菜,一锅出,热乎又省事。
裴母有心跟沈宁说说家里的事儿,无奈孙女在跟前,她也不好开口,只得说路上下雨下雪耽误赶路的事儿。
沈宁看裴宝珠跟个受惊的小老鼠似的,畏缩在裴母身边儿不敢吃不敢喝的,便道:“想吃什么只管吃,不用害羞。”
裴母就给她夹了一块肉多的骨头,“来,用手拿着啃。”
裴宝珠咕咚吞了口唾沫,自打分家以后她就没吃过这么香的肉骨头了。
一开始家里的肉都给爹和哥哥吃,后来爹娘吵架,娘就背着爹做好吃的,她看见不但捞不着,还会挨骂甚至挨打。
每天她都羡慕珍珠和阿年分家过上了好日子,每天每天都想再回到大家一起住的日子。
奶有时候会悄悄给她拿好吃的,可那有啥用呀?
她不想偷偷摸摸的,她想跟珍珠一样顿顿吃肉。
这么想着,她万分委屈,眼眶就红了,泪珠吧嗒吧嗒掉下来。
裴母赶紧给她擦泪,“这是怎的了?吃肉咋还哭上了?吃吧,没人嫌你的。”
裴长青先吃好了,让高里正和爹娘慢慢吃,他去前院看看。
沈宁便起身跟上。
裴母见状想过去跟儿子媳妇说说悄悄话,结果裴宝珠害怕地立刻拉住她的衣袖,小声道:“奶,别丢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