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剑走偏锋的大明 > 第九百八十五章(第1页)

第九百八十五章(第1页)

潘筠和薛韶对视一眼,谢过小姑娘,还真去飘香楼了。

飘香楼只是一座酒楼,和平安客栈那等住宿、食酒综合的酒楼不一样,它不包住宿。

于潘筠和薛韶来说,钱一直是很重要的东西,即便潘筠现在已经不缺钱。。。

夜雨初歇,晨雾如纱,笼罩着福州港外的锚地。海定号静静停泊在深水区,舰体泛着湿漉漉的银光,仿佛一头蛰伏巨兽,在等待新的号令。甲板上,林小铁蹲在无线信号塔基座旁,手中扳手拧紧最后一颗螺母,额角汗珠混着露水滑落。他呼出一口白气,轻声道:“第五次校准完成,接收灵敏度提升四成。”身旁两名学徒迅速记录数据,又将一组铜线接入地下接地桩??这是新设的防雷系统,由陈阿妹来信提议,经潘筠批准后连夜加装。

三日前,格致院飞鸽传书:葡萄牙驻马六甲总督已向朝廷递交正式照会,称“前次船队误入禁航区,系导航失灵所致”,并请求派遣“和平使团”登舰参观,以示友好。胡澄批注八字:“可允登舰,严控动线。”潘筠接令后立即召集核心工匠密议,决定启用“双轨预案”??对外展示改良版航海记忆盒外壳,内藏空白记录带;真实数据舱则移至舰底密室,由林小铁亲自值守。

“他们想看热闹,我们就演一场戏。”潘筠站在舰桥,目光冷峻,“但舞台之上,不准有真机密落地。”

辰时三刻,一艘装饰华丽的西洋双桅帆船缓缓驶入港口,悬挂葡国商旗与大明礼部特许通行令。船上走下十余人,为首者乃葡国东方事务副使卡洛斯?德?梅洛,身披猩红呢绒斗篷,鼻梁高耸,眼神如鹰。他操着生硬汉语拱手行礼:“久闻‘海定’为东方奇迹之舟,今得一见,不胜荣幸。”

潘筠立于舷梯口,一身墨蓝工装笔挺,发髻束以铁环,腰佩指挥短剑。“欢迎莅临。然此舰非游舫,乃科研重器,请诸位遵守规程,不得擅入动力舱、信号室及舵机房。”

梅洛微笑颔首,却在迈步时故意放缓脚步,目光扫过甲板上的压力表读数与风向仪刻度。随行工程师频频侧目,指尖在袖中悄悄描摹仪表轮廓。林小铁远远瞧见,冷哼一声,转身钻入舱底。

参观持续两个时辰。潘筠亲自引导,讲解“记忆盒”如何记录航迹、“测距仪”如何测算洋流速度,言语精确却不涉核心原理。每当有人试图靠近控制面板,两名灰袍技术巡讲团成员便悄然挡前,递上印有《机械安全守则》的小册子。

午宴设于舰上餐厅,菜品皆用蒸汽保温箱呈上,连茶水亦由恒温壶自动续流。梅洛尝了一口咖啡,惊问:“此饮为何能久持热度?”潘筠淡然道:“热力学应用之一。若阁下感兴趣,格致院每月十五日开设公众讲座,凭帖入场。”

饭毕,梅洛忽提出愿赠“友谊钟表”一台,作为两国科技交流纪念。潘筠未接,只命林小铁查验。少年拆开木盒,取出一座鎏金座钟,表面雕花精美,内部齿轮却异常复杂,且多出一组微型感应线圈。林小铁瞳孔骤缩,低语:“是窃听装置,靠电磁共振传递声音。”

潘筠不动声色,当众收下礼品,笑道:“贵国工艺精巧,令人赞叹。明日我们将启程试航南海,若使团有意远观,可在指定区域?望。”

当晚,船坞灯火通明。林小铁带领六名工匠连夜拆除“友谊钟表”,提取其中信号发射模块,反向改装为追踪器,并接入无线网络。次日凌晨,该设备被秘密安置于码头货栈一间空箱内,信号源指向明确??正是葡国使团下榻的驿馆。

与此同时,南京。

胡澄端坐格致院密室,面前摆着一张南洋全图,红线标注七处新建观测站位置。季言快步入内,呈上最新密报:“萨摩残党已在琉球被捕,渡边次郎押解途中咬舌自尽,但留有一纸血书:‘天工不可锁,火种终南渡。’另,澳门方面确认,又有三艘西洋快艇秘密离港,航向不明。”

胡澄凝视地图良久,忽然问道:“京宣铁路本月运力如何?”

“客运满员,货运量较上月增四成。蒙古部落以牛羊兑换协作券者日逾百人。”

“好。”他提笔写下一道调令,“命铁路局抽调两列专列,改装为移动实验室,配备锅炉测试仪、轨道应力计与电报模拟装置。沿途停靠站点增设‘技识讲堂’,凡参与听课者,可获半价车票优惠。”

季言略显迟疑:“此举耗资不小,户部恐有异议。”

“那就让他们来看看。”胡澄起身,推开窗扉。晨光洒进庭院,数十名少年正围在一台蒸汽水泵前听讲,其中竟有半数为女子,手持计算尺认真演算。一位老匠人指着曲轴讲解动能转换,声音洪亮:“你们记住!力气不是省出来的,是算出来的!”

胡澄轻声道:“十年后,这些孩子里会出工程师、船长、发明家。而今天我们省下的每两银子,将来都要用十倍百姓的血去补。”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急促脚步。一名女塾学生冲入,双手捧着一封泥封信件:“大人!泉州急报!陈阿妹昨夜遭人袭击,风车试验田被焚毁,她本人重伤昏迷!”

胡澄猛地攥紧信纸,指节发白。

同一时刻,泉州城外十里。

焦土弥漫,断木横陈。原本矗立十二台风车的坡地上,只剩扭曲铁架冒着余烟。村中长老会门前聚集百余人,有怒吼者,有哭泣者,更多是沉默低头的农夫。一名白发老者拄拐而出,颤声道:“女子干政,逆天而行!风车引雷火,乃是上苍警示!”

人群忽然分开,一辆漆黑马车驶来,车身上烙着“格致监察”四字。车门打开,走出一名戴铜框眼镜的年轻女子,左臂缠着绷带,却是苏醒不久便执意返工的陈阿妹。她身后跟着四位女塾学员,抬着一具新制风车模型。

“我不是来争对错的。”她声音虚弱却清晰,“我是来证明??风车不会招雷,无知才会。”

她命人竖起模型,启动机关。叶片缓缓旋转,带动水泵将溪水送入干涸沟渠。围观村民瞪大双眼,只见水流汩汩注入田中,润泽龟裂泥土。

“这台机器,用的是避雷针与分流接地技术,图纸来自格致院公开刊印的《实用电工手册》第十七章。”她举起一本焦痕斑斑的书,“你们烧了我的机器,烧不掉知识。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愿意读它,我的风车就永远在转。”

人群中,一个十岁女孩突然跑出,高举手中折纸风车:“我要学造真的!我不怕长老会!”

掌声如春雷滚过山野。

三日后,北京国子监。

露天讲堂人山人海。百名千匠学子昼夜授课,听众从最初几十增至数千,连禁军士兵都轮班前来旁听。一位蒙古青年站在高台上,用汉蒙双语讲解“蒸汽机效率优化公式”,台下一片寂静,唯有粉笔划过黑板的沙沙声。

忽然,鼓声震天。一队锦衣卫策马而来,簇拥着一辆封闭囚车。车内关押者正是纵火烧书案主谋??原国子监典籍官周文渊。他披头散发,口中仍喃喃:“匠术乱道……圣统将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