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剑走偏锋的大明 > 第九百八十五章(第2页)

第九百八十五章(第2页)

讲台上的少年朗声道:“你说我们背弃圣贤?可《孟子》云‘民为贵,社稷次之’。今日我们修水利、通车马、抗天灾,哪一件不是为了万民?若此为叛道,那我宁愿做个‘叛道者’!”

人群沸腾。有人撕碎手中八股范文,投入讲堂前的火盆;有老儒默默摘下功名匾额,转身加入听课行列。

胡澄得知此事,只在批文中添了一句:“授该生‘格致勋章’预选资格,年满十八即予颁授。”

春分前后,海定号驶入南海深处。

天气突变,狂风卷浪,暴雨如注。舰体剧烈摇晃,蜡纸记录带上曲线疯狂跳动。林小铁死守记忆盒操作台,不断调整阻尼阀,确保数据连续。潘筠亲自掌舵,命令关闭非必要电路,启用应急照明。

就在此时,无线信号灯闪烁起来??是海南岛发来的编码:“F3-K7,紧急:西沙海域发现沉船残骸,疑似载有古地磁仪。”

潘筠立即下令改变航向。两日后,风暴稍歇,科考队放出潜水钟,在水下三十丈处打捞起一只青铜匣,内藏一套宋代磁偏角测量仪器,铭文清晰:“庆历六年,舟师校正用”。

“这是最早的航海定向装置!”林小铁激动万分,“比欧洲早了整整两百年!”

潘筠凝视文物,久久不语。她忽然明白,所谓“创新”,并非凭空造物,而是让被遗忘的智慧重新照亮前方。

归航途中,她召集全体人员宣布:“从今往后,‘海洋科考团’增加一项使命:搜寻、修复、复原中国古代科技遗存。我们要告诉世界,这片土地上的智慧,从未断绝。”

消息传回南京,胡澄命史官立档备案,并奏请皇帝设立“中华技艺复兴基金”。他在提案中写道:“强国之道,不在抄袭他人之长,而在唤醒自身之魂。”

夏日炎炎,江南驿道。

一辆马车载着三位女塾学生疾驰南下,车头插着“格致特使”令旗。她们肩负重任:前往徽州推广“阿妹式风车”,并培训地方工匠。途中经过一处山村,见旱情严重,田地龟裂。三人当即停下,带领村民就地取材,仅用三天建成一台简易风泵,引山泉灌溉百亩良田。

村民跪地叩谢,称其为“仙女下凡”。

少女们羞涩摇头:“我们不是仙女,我们只是学过物理的女孩。”

秋末,北京紫禁城。

皇帝召见胡澄,面露忧色:“西洋各国使节联名抗议,说我朝‘技术垄断,闭关排外’。英国更扬言将派舰队‘护侨经商’。卿以为何如?”

胡澄从容答曰:“开放可也,但须有度。我建议举办‘万国技艺博览会’,邀请各国展示先进技术,同时设立‘技术交换协议’:凡愿共享基础科学成果者,可获得我方教育资助与贸易优惠;若执意窥探窃取,则一律列为禁贸对象。”

皇帝沉吟片刻,准奏。

次年春,南京玄武湖畔。

彩旗招展,人潮涌动。首届“万国技艺博览会”盛大开幕。葡萄牙展出远洋星盘,荷兰带来风力磨坊模型,日本献上改良版织机。而大明展区中央,矗立着一座等比例缩小的海定号模型,四周环绕着风车、铁路、无线信号塔、潜水钟……每一项皆配有动态演示与通俗解说。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科技许愿墙”。孩子们用炭笔写下梦想:“我想造会飞的船!”“我要让沙漠变绿洲!”“妈妈再也不用手洗衣服了!”

胡澄站在高台上,望着满园灯火,轻声对潘筠说:“你看,火种已经撒出去了。”

潘筠微笑:“而且,烧得比我们想象的更快。”

夜深人静,她独自登上湖心亭,取出一封信。是林小铁写来的:

>“潘小姐:

>我终于弄明白了无线信号的干扰根源??不是天气,是人心中的杂波太多。当我们一心只为传递真相时,哪怕千里之外,也能收到最清晰的回应。

>下一站,我们要把信号送到台湾海峡。您说,那头也会有人等着回信吗?”

她提笔在信尾添了一句:“会的。因为每一个敢于仰望星空的人,都是未来的回音。”

雪,再度飘落。

这一次,落在了岭南新开的水泥铁路上。列车呼啸而过,车窗内,一群孩子正围着一台小型发电机做实验,笑声穿透寒冷空气。

胡澄坐在办公室,翻阅最新一期《格致通报》,封面照片是一群女孩在风车下读书的身影。他合上杂志,望向窗外。

春风已动,万物竞发。

他知道,这场革命没有终点,只有无数个起点。

而他们所做的,不过是为后来者点亮了一盏灯??微弱,却足以刺破千年长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