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剑走偏锋的大明 > 第九百八十七章(第3页)

第九百八十七章(第3页)

他的申请被批准,并被分配至云南干旱区参与太阳能取水工程。半年后,他设计出一种低成本蒸发冷凝装置,使三个村庄实现全年供水。当地人称其为“水神使者”。

十一月,初雪再临。

这一次,雪花落在正在施工的南京长江大桥桥墩上。这座全长一千二百米的钢铁巨构,不仅是连接南北的交通枢纽,更是全国首条电气化铁路的关键节点。桥体采用格致院自主研发的高强度合金钢,每根钢梁都刻有编号与承建者姓名。

林小铁受邀参加奠基仪式。当他将第一铲土投入基坑时,远处传来轰鸣声??一列由国产电动机车牵引的列车缓缓驶来,车头悬挂横幅:**“知识铺路,电流为魂。”**

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而在海峡东岸,林小芸的父亲终于装上了第一台风车。它不高,只有六米,叶片由废弃铁皮剪裁而成,转动时略显吱呀作响。但它确实带来了变化:屋内的煤油灯换成了电灯,收音机可以每天播放新闻,女儿睡前听的故事,是从海对面传来的儿童广播节目。

某夜,风暴来袭,狂风怒吼。邻居担心风车倒塌,劝他拆除。他却站在院子里,仰头望着那在风雨中倔强旋转的叶片,大声说:“让它转!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得转下去!”

那一夜,风速达到每秒二十八米,远超设计极限。但风车挺住了。因为它不是按照标准图纸建造的,而是根据林小铁公开发布的“抗台风加固方案”改良而成??那份文件,任何人都能免费下载。

黎明时分,阳光穿透云层。风车依旧在转,叶片投下的影子,像一只不停书写的手,在大地上记下这个民族不肯低头的誓言。

腊月初八,胡澄收到一封匿名信。信纸粗糙,字迹歪斜,却透着一股执拗的力量:

>“大人:我是泉州纵火案中幸存的工匠。那天晚上,我躲在灶房夹墙里,听见他们说话。领头那人说,‘上面有人撑腰,烧完了也没事。’他还提到一个名字??周文渊。我不认识他,但我记得声音。如果您还想查下去,请来找我。我不怕死,只怕白白死了。”

附件是一张手绘路线图,指向漳州郊外一处废弃砖窑。

胡澄看完,久久未语。他唤来秦砚,只说了一句:“带上证人保护组,我们去见一位勇士。”

三天后,技察司在砖窑地下密室抓获两名嫌犯,缴获大量反科技宣传材料及境外资金往来账本。审讯中,一人供出惊人内幕:周文渊虽已被革职,但仍暗中操控多个“复古义学会”,并与英葡商会保持秘密联系,目的便是阻止大明全面电气化,以维持列强在华技术垄断地位。

证据确凿,皇帝震怒,下旨即刻缉拿归案。

十二月二十日,周文渊于澳门被捕,押解回京途中绝食抗议。抵达南京当日,数千民众聚集街头,手持蜡烛与风车模型,高呼“还我匠魂”。

审判在格致院大礼堂公开举行,全程通过无线电直播至全国。胡澄作为公诉人出席,陈述长达两个时辰。他最后说道:

>“你口口声声说我们在毁弃传统,可你有没有想过,真正的传统,是让百姓活下去?是让孩子读书?是让母亲不必在黑暗中接生?你们烧的不是机器,是人心中的光!”

全场寂静无声。

判决宣布:周文渊及其党羽以“勾结外邦、蓄意破坏国家重大工程、致人死亡”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期间强制参与边疆基础设施建设,亲身见证其所阻挠之技术如何造福苍生。

“我要你活着看到未来,”胡澄直视其眼,“直到你承认,你错了。”

寒冬渐深,春意已在土壤中萌动。

除夕之夜,全国万家灯火通明。格致院发起“守岁共联”活动,邀请两岸三地及海外华人通过新建成的跨海通信网络互致新年祝福。第一通电话仍由潘筠拨出,她说:

>“这里是海定号,祝祖国安康,愿匠魂永存。”

回应来自新疆喀什的一个小学教室,孩子们齐声喊道:

>“爷爷奶奶,我们看见电视啦!”

笑声穿越山海,汇成这个时代最动人的乐章。

林小铁站在阳台上,望着城市上空绽放的电子烟花??那是由无人机群编队形成的动态图案:一艘帆船劈波斩浪,船帆上写着四个大字:

**剑走偏锋**。

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

会有风雨,会有牺牲,会有看不见的敌人仍在窥伺。

但他也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折一只纸风车,放在窗前迎风而转,

这片土地,就永远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