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剑走偏锋的大明 > 第九百八十七章(第2页)

第九百八十七章(第2页)

她曾在胡澄面前立誓:“我要让每一顶蒙古包里,都有光,有暖,有希望。”

此刻,她蹲在一辆改装雪橇车旁,调试最后一块光伏面板。这套系统结合风力发电机与地热导管,可在零下三十度环境中持续供热八小时。试验成功当晚,当地牧民燃起篝火,孩子们围着会发光的帐篷奔跑欢呼。一位老额吉拉着她的手,用蒙语反复说:“腾格里派来的女儿回来了。”

白兰不懂蒙语,但她听懂了眼泪中的温度。

七月,“海峡计划”进入第二阶段:建设跨海微波中继网络,作为海底电缆的备用通信通道。选址定于金门、马祖、澎湖三岛,形成三角覆盖。工程难度极大,尤其澎湖基站需建于海蚀平台上,每日仅有两小时退潮窗口可供施工。

林小铁亲自带队攻坚。他们在潮间带搭建临时钢架平台,利用潮汐动力驱动打桩机,同时部署防水型电磁屏蔽罩,防止海水腐蚀核心模块。连续奋战七昼夜后,基站主体结构终于封顶。

就在启动仪式前夕,意外突至。

雷达监测发现,一架无标识小型飞行器自东南方向高速逼近,飞行轨迹呈蛇形规避模式,明显具备反侦察能力。技察司迅速出动拦截无人机群,但在空中缠斗中,对方竟释放出大量金属箔条干扰弹,导致追踪一度中断。

最终,飞行器坠毁于澎湖北侧礁群。现场回收残骸显示,其控制系统芯片内嵌一段加密代码,破译后竟是葡萄牙某军工企业的内部协议标识。更令人震惊的是,该机型设计图曾在三个月前出现在伦敦拍卖会目录中,标注为“民用气象观测用途”。

“根本不存在什么民用,”林小铁在战后总结会上冷声道,“他们把战争藏在科学的外衣下,一步步蚕食我们的未来。”

胡澄批示:将此次事件通报各国驻京使节,并附上完整证据链。“让他们知道,我们看得见,也记得住。”

八月十五,中秋月圆。

北京紫禁城太和殿前广场灯火通明,皇帝亲自主持“科技兴邦祭典”。不同于以往祭天祀祖的传统仪式,这场典礼的核心环节是“点亮神州”??由全国各地同步接入电网的十万盏电灯,在同一时刻被远程开启。

那一刻,从漠河到三亚,从喀什到台北,城市与村镇的夜空骤然明亮。无数百姓走出家门,仰头望着从未见过的璀璨灯火,有人跪地叩首,以为神迹降临;更多人则激动相拥,高呼“大明中兴”!

而在台湾基隆港,一个小女孩正站在自家屋顶,手中举着一只纸折风车。她是林小芸,几天前刚听说东岸建起了信号塔,便央求父亲带她来看海对面的光。

“姐姐说,那些灯是用风和海做的。”她对母亲说。

母亲笑着点头:“还有很多人的心血。”

此时,千里之外的南京,胡澄独自站在格致院顶楼露台,望着京城方向的光海。季言走来,递上一份新情报:英国代表团已启程,船上携带一台最新研制的蒸汽量子计算器原型机,据称可用于破解任何密码体系。

“他们是想在博览会上秀肌肉?”胡澄问。

“更像是试探底线。但他们不知道,我们早已逆向解析了他们的通讯协议。”

胡澄点头:“那就让他们见识真正的‘算力’。”

他转身走入办公室,提起毛笔,在宣纸上写下一行字:

**“欢迎来到未来,但请记住:未来不属于掠夺者,属于建造者。”**

这行字将作为第二届万国博览会开幕式致辞的第一句。

九月下旬,苏婉儿传来第一封密报。她已在巴黎索邦大学注册入学,化名“柳青”,主修电磁物理。信中提及,英法两国正秘密联合开发一种名为“雷霆之网”的全球监听系统,旨在通过高空气球阵列截获各国无线信号。更危险的是,该项目已有初步成果,且目标清单中赫然列有“China’sStraitProject”。

她在信末写道:

>“他们以为我们还在用风筝传信。可当我看到实验室里那台号称‘不可破解’的密码机时,我笑了??它的逻辑结构,和我们三年前淘汰的版本一模一样。”

林小铁读完信,在地图上标记出欧洲主要科研中心的位置,并开始规划一套全新的反向渗透网络。他招募了一批精通多国语言的年轻技师,培训他们使用微型发报机与伪装身份,准备在未来两年内逐步打入西方学术圈。

十月,格致院发布《工匠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

-所有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的技术人员,享受终身医疗与住房补贴;

-任何单位不得以“非科举出身”为由拒绝录用格致院毕业生;

-设立“技术创新免责条款”,科研试错导致的财产损失,不予追责。

这项法令引发巨大争议,礼部多名官员联名上书,称“优待匠人,动摇士林根本”。然而民间反应热烈,河南、四川等地接连出现“投笔从技”热潮,数百名落第举子主动报名参加地方技校培训。

一名叫李维新的青年在报考信中写道:

>“我背了二十年四书五经,却救不了饿死的妹妹。听说格致院能教人造净水器,我想去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