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这一切,她瘫坐在门槛上,望着东方渐白的天际。
七天后,回信来了。
只有四个字:“**北极异动。**”
附页是一张手绘地图,标注了一个位于格陵兰冰盖下的废弃气象站,坐标与三十年后那段引发集体记忆复苏的短波信号源头完全重合。而最近一次卫星云图显示,该区域出现了持续三天的地热异常,温度高出周边四十度,足以融化百米厚冰层。
念归盯着地图,手指微微发抖。
那里曾是“幽灵计划”的第一代数据中心,代号“冰渊”。如果有人重启它,就能批量生成记忆操控芯片,并通过全球广播系统投放。
她必须去。
但这次不能独自行动。
她翻出那本手抄本,在最后一页写下三行密码式符号??这是她独创的“情感锚点标记”,只有真正经历过共情觉醒的人才能解读。然后她将书交给村小学的校长,请他务必在一个月内教会所有孩子背诵其中一段民谣,哪怕不懂意思也要一字不差。
“要是有人来问你们唱什么歌,就说是在祭祖。”她叮嘱道,“如果哪天你们突然想起从来没经历过的事,比如某个陌生女人抱着你哭,或者听见雪地里有人叫你名字……不要害怕,那是你们的记忆在回家。”
安排妥当后,她开始准备行装。
干粮、防寒服、猎枪、药包……还有一样最重要的东西:那半张未烧尽的照片。她在背面刻上了新的坐标,并用血滴封印??这是通往“冰渊”的钥匙,需以亲缘之血激活。
临行前夜,沈秋兰抱着孩子站在门口,一句话不说,只是把一件亲手织的毛衣塞进她背包:“穿上它再走。”
念归解开拉链,发现内衬缝着一块小小的狐狸皮,边缘绣着细密针脚,拼成一句蒙语:“**归来之路,永不断绝。**”
她眼眶一热,紧紧抱住她们。
“等我回来。”
雪原茫茫,昆仑北脉延伸至国境之外,她徒步穿越无人区,靠北斗星与陶罐石的微光指引方向。途中遭遇狼群围袭,她吹响骨笛,笛声引动风雪共鸣,竟让群狼跪地哀鸣而后退散;在冻土带陷入流沙,她割破手掌,将血滴入雪中,刹那间地面结冰成桥,助她脱险??这些都是“群愿印记”残留的力量,虽不如从前强大,却仍在护佑血脉持有者。
第十八天,她抵达边境冰川。
按照地图所示,她找到一处隐秘裂口,顺绳索下降三百米,进入地下空洞。眼前景象令人窒息:整座冰窟被改造成庞大机械中枢,无数透明管道贯穿岩壁,流淌着荧绿色液体,中央矗立一座由黑曜石打造的塔形装置,顶端悬浮着一枚旋转的立方体,表面铭刻着与“源忆碑”同源的符文。
这就是新一代“零之匣”。
而塔前站着一个人。
背影瘦削,穿白色羽绒服,戴着防护面罩,正将一支装满红色液体的试管注入机器核心。听到脚步声,那人缓缓转身,摘下面罩??
竟是年轻版的**自己**。
面容与现在的她相差二十岁,眼神却冰冷如刀。
“你终究还是来了。”对方开口,声音像是从金属管中传出,“我以为你会选择守护家人。”
“我也以为你懂。”念归握紧背包里的照片,“可你偷走了孩子的梦,污染了母亲的歌。这不是进化,是谋杀。”
“人类需要净化。”年轻的她冷笑,“看看外面的世界吧,战争、背叛、嫉妒、仇恨……全是情感失控的结果。只要抹去这些,我们就能迎来永恒和平。”
“那你告诉我,”念归一步步逼近,“为什么你注射的试剂里,加了催产素和多巴胺?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模拟爱的感觉,因为你根本无法摆脱它!你恨的不是情感,是你得不到回应的孤独!”
对方瞳孔骤缩。
就在这时,陶罐石猛然爆发出金光,整座冰窟嗡鸣震荡。管道破裂,绿液喷涌,警报声尖锐响起:
>“检测到高阶记忆波动……启动防御协议……执行者身份验证中……”
屏幕闪现一行字:
>**主权限确认:念归(血脉编码Y-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