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 190200(第4页)

190200(第4页)

殿外的铜漏恰好滴完最后一滴水,发出清脆的"叮"的一声。与此同时,紫宸殿顶悬挂的十一只金铃无风自动,发出空灵悠远的声响,传遍整个皇城。

夏守忠缓缓起身,用颤抖的手为隆兴帝合上双眼,然后转身向雍王行大礼:"老奴参见陛下。"

襄宁长公主擦干眼泪,将鱼符紧紧攥在手心。她知道,属于隆兴帝的时代已经结束,而一场新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丧钟声从紫禁城深处传来,一声接一声,沉重而缓慢,像是要把这噩耗一字一顿地敲进每个人的心里。那声音穿透朱红宫墙,越过重重殿宇,在京城上空回荡,惊起一群栖在宫檐下的乌鸦,它们扑棱着翅膀飞向铅灰色的天空,发出刺耳的鸣叫。

襄宁长公主跪在隆兴帝的龙榻前,双手紧紧攥着兄长已经冰冷的手。她年过七十,却因保养得宜,看上去不过五十出头。此刻那张素来端庄的脸庞上布满泪痕,精心描画的妆容早已花了,可她浑然不觉。

"皇兄"她低声唤着,声音嘶哑得不成样子。殿内跪满了太医和内侍,却无人敢上前劝慰这位先帝最宠爱的胞妹。

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新登基的雍王——曾经的四皇子快步走了进来。他身着素服,面容肃穆,眼中却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在襄宁长公主身后三步处停下,恭敬地行了一礼。

"姑母,请节哀。"雍王的声音低沉而克制,"父皇驾崩,举国同悲。但国不可一日无君,礼部已开始筹备丧仪,还请姑母保重身体。"

襄宁长公主缓缓转过头来,她看着这个从小就不受宠的侄子,如今却成了天下之主。

"陛下。"她艰难地站起身,向新君行礼,却被雍王一把扶住。

"姑母不必多礼。"雍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朕已请母后过来陪伴姑母。父皇生前最疼姑母,如今姑母悲痛过度,朕实在放心不下。"

襄宁长公主心中一凛。周皇后是雍王的养母,自己的皇嫂,未来的太后。让她来"陪伴"自己,表面是关怀,实则是施恩。她垂下眼帘,掩饰眼中的赞赏,声音却依然哽咽:"多谢陛下体恤。"

与此同时,宁国公府内,钟声同样清晰可闻。

贾攸正在书房与弟弟子侄们议事,听到钟声,手中的茶盏"啪"地掉在地上,碎成几片。他猛地站起身,脸色煞白。

"是宫里的丧钟!"一弟贾敬惊呼,"难道"

三弟贾啟已经快步走到窗前,推开窗户,让那沉闷的钟声更清晰地传进来。他数着钟声的次数,脸色越来越凝重:"确实是陛下驾崩的规制。"

贾攸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已至不惑之年,作为襄宁长公主和先宁国公的嫡长子,继承了宁国公爵位,在朝中地位尊崇。此刻,他脑中飞快地计算着隆兴帝驾崩可能带来的政局变化。

"父亲,陛下他"贾瑾声音哽咽。隆兴帝虽是一国之君,但对他们这些小辈向来亲厚,每年节庆都会赐下厚礼,连他们的亲事都多有关注。

贾攸抬手制止了长子的话,转向一房的侄子贾珍:"珍儿,你立刻去告诉你媳妇,让她准备入宫守丧的衣物。她是雍王的嫡女,这个时候必须出现在宫里。"

贾珍点头应下,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他的妻子明月郡主是雍王最宠爱的女儿,这门婚事是隆兴帝一手促成的,现在看来,简直是神来之笔。

待贾珍离去,贾攸才对长子道:"瑾儿,你媳妇是宁国公府世子夫人,也要准备入宫。让你媳妇和你母亲一起准备好,领着府上有诰命的女眷一起。这个时候,我们府上的人不能缺席,免得被人抓了把柄。"

贾瑾沉稳地点头:"儿子明白。只是"他犹豫了一下,"陛下突然驾崩,朝局必然动荡。父亲,我们该如何自处?"

第193章第193章【VIP】

贾攸走到窗前,望着皇宫方向,嘴角浮现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自处?我们早就选好了位置。"

他想起母亲襄宁长公主半年前留他在静康院密谈时说的话:"攸儿,你记住,四皇子非池中之物。其心机深沉,善于隐忍。我观他近日动作频频,怕是已有准备。我们府上也要早做打算。"

当时贾攸还不解:"母亲为何看好四皇子?太子虽被废,但八皇子势力更大啊。"

襄宁长公主却给出了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咱们府上与雍王结为姻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顺王与景王亲近,绝不能让甄氏一脉得势。况且"她压低声音,*"周皇后无子,四皇子自幼养在她膝下,算是半个嫡子,这份情谊,比血脉更珍贵。"

如今想来,母亲果然慧眼如炬。贾攸不禁感慨,姜还是老的辣。

如今的局面,也是先帝一手造就的。想来先帝早就开始暗中布局,不仅让自己的长子娶了端华郡主,拉拢了宗室与北静郡王府。二弟次子贾珍娶了雍王的女儿,稳固关系。三弟长子贾琤赐婚西宁郡主,拉拢了勋贵将领。自己的幼子贾珹之妻出自宣城侯府,三弟幼子贾玮之妻出自安平侯府,俱是手握兵权。

宁国公府必要时就是陛下手中的底牌!错综复杂的姻亲,决定了宁国公府举足轻重的地位。

"父亲在想什么?"贾瑾的问话打断了贾攸的思绪。

贾攸回过神来,轻声道:"在想你祖母的深谋远虑。若非她老人家早做准备,今日我们府上就该如热锅上的蚂蚁了。"

贾瑾会意地点头:"祖母确实高瞻远瞩。只是"他眉头微皱,"先帝待我们一向亲厚,如今他突然驾崩,儿子心中实在悲痛。"

贾攸拍拍长子的肩膀,叹了口气:"为父何尝不伤心?但政治就是如此,悲喜必须分开。我们悲痛的是亲人离世,欢喜的是家族前途无忧。这两者并不矛盾。"

正说着,管家赵德全匆匆来报:"国公爷,宫里来人了,说公主殿下让您即刻入宫。"

贾攸神色一凛:"可说了何事?"

赵德全摇头:"来人只说公主殿下悲痛过度,需要国公爷陪伴。"

贾攸心下了然。母亲这是在召唤他商议对策。他迅速吩咐道:"备马,我即刻入宫。瑾儿,你去告诉你母亲和媳妇,让她们领着府中女眷准备好,府上也要安排人看顾。等宫里的消息再进宫为先帝守灵。"

当贾攸骑马穿过京城街道时,发现街上已经挂起了白幡,商铺纷纷关门歇业,行人神色惶惶。隆兴帝驾崩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无数涟漪。

宫门前,守卫比平日多了数倍,全都身着素服,神情肃穆。贾攸亮出宁国公的腰牌,守卫恭敬地放行,还低声告诉他:"长公主在紫宸殿偏殿等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