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 190200(第5页)

190200(第5页)

紫宸殿是先帝寝宫,此刻已经布置成了灵堂。贾攸远远就听到哀乐声声,宫女太监们穿梭忙碌,空气中弥漫着檀香和药草的混合气味,令人窒息。

他在偏殿见到了母亲。襄宁长公主已经换上了孝服,素面朝天,看上去一下子老了十岁。但她的眼神依然锐利,见到儿子进来,立刻挥手屏退了左右。

"攸儿,情况有变。"她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急切,"皇兄临终前留下了遗旨。"

贾攸心头一跳:"什么遗旨?"

"事关新帝。"襄宁长公主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新帝继位,根基不稳。皇兄担心会有皇子和朝臣联手,动摇大乾的江山社稷。"

贾攸倒吸一口冷气:"难道是"他没有说下去,但母子二人都心知肚明——如今诸皇子中,顺王嫌疑最大。

襄宁长公主冷笑一声:"不管是谁,现在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皇兄临终前嘱托我,让我在关键时刻助雍王一臂之力。"

她从袖中取出玄武鱼符,递给贾攸:"你收好,此物是关键。本宫要守在宫里,将众人的注意力集中在本宫身上。你暗中将鱼符交给瑾儿,他是小辈,不容易引人注意,让他小心堤防。若遇意外,随机应变,调动北衙禁军护卫新君。"

贾攸接过鱼符,感觉重若千钧。他知道,这小小的鱼符代表着的,可能是足以颠覆朝局的关键。

"母亲打算

襄宁长公主眯起眼睛:"等。等顺王先出招。如果他不生事,那等雍王继位,地位稳固后将鱼符交给新君。如果他谋反"她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贾攸突然明白了母机,而是一场精心设后,实则留了后手,确保无论局势如何变化,都能完成隆兴帝的嘱托,

"儿子明白了。"他将鱼符贴身收好,"府里已经按您的安排开始准备了。"

襄宁长公住,从现在开始,明面上我们不管其他,只一心一意为皇兄守灵。这场戏,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太监尖细的通报声:"陛下驾到——"

眼神,随即贾攸退后两步,跪倒在地,而襄宁长公主则拿起帕子,瞬间泪如雨下。

当雍王走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姑母悲痛欲绝,表兄恭敬跪迎。他的目光在二人身上停留片刻,嘴角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姑母,表兄,请起。"雍王的声音温和而威严,"朕来是告诉姑母,明日大殓,请姑母主持。您是父皇最亲近的人,这仪式非您不可。"

襄宁长公主拭泪谢恩,心中赞叹连连。让她主持丧仪,既是抬高她的地位,也是将她推到风口浪尖,将众人的目光集中在她身上。这位新君的手段,果然非同一般。

但她早已准备好了应对之策,本就打算以自己为饵,这般也算错打错着。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谁输谁赢,还未可知。

隆兴五十三年三月,春寒料峭。

皇城上空的云层压得极低,仿佛随时会坠落下来。宫墙内外的白幡在风中猎猎作响,发出呜咽般的声响。隆兴帝驾崩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震动了整个大乾王朝。

襄宁长公主跪在灵前,已经六个时辰未曾移动。她的身躯挺得笔直,仿佛一柄入鞘的宝剑,唯有眼角细密的皱纹和微微颤抖的手指泄露了疲惫。作为先帝唯一的胞妹,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不仅仅是一场国丧,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姑母,您该歇息了。"

一道低沉的声音在身侧响起。襄宁长公主缓缓抬头,对上新帝——曾经的雍王——忧虑的目光。这位四皇子身着素服,眉宇间还带着未散的哀戚,却已经隐隐有了帝王威仪。

"陛下不必挂念本宫。"襄宁长公主声音沙哑,"皇兄待本宫极好,这最后一程,本宫定要陪他走完。"

雍王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他伸手虚扶,语气却不容拒绝:"太医说姑母气血两亏,若再强撑,恐有不测。朕已命人在偏殿准备了软榻,请姑母暂歇片刻。"

襄宁长公主的目光在年轻帝王脸上停留了一瞬,终于缓缓点头。当她试图站起时,双腿却已麻木得不听使唤,眼前一阵发黑。

"姑母!"

雍王的惊呼声中,襄宁长公主身子一歪,幸而被及时赶来的女官扶住。这一幕落在灵堂内众多宗室和朝臣眼中,引发一阵低语。

"襄宁长公主殿下对先帝情深义重啊"

"听说宁国公府这次"

"嘘,慎言"

细碎的议论如同暗流,在肃穆的灵堂表面下涌动。

***

宁国公府的正院内,嘉悦郡主正为入宫守灵做最后准备。铜镜中的妇人大约四十多岁,眉目如画却透着坚毅。侍女为她取下所有珠翠,只留下一支素银簪子挽住发髻。

"母亲,车马已备妥了。"

端华郡主站在门边轻声禀报。这位世子夫人年方二十七,眉目间既有少女的灵动,又有少妇的沉稳。她手中捧着一条素白披风,边缘绣着暗纹的宁国公府家徽。

嘉悦郡主点点头:"宫中情况如何?"

"祖母她老人家年迈,晕倒在灵前,陛下请了太医诊脉,说是悲伤过度,气血两亏,需要修养,不能再劳神了。"端华郡主声音压低,"宫里传话说,陛下特意嘱咐将我们家安排在灵堂前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