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爷,夜凉了"袭人轻声劝道。
宝玉摇摇头:"我去书房睡。"
"这不合规矩啊。"袭人急得直搓手。
"规矩?"宝玉冷笑,"我的整个人生都被规矩毁了*,还在乎这一晚吗?"
他刚准备抬脚,背后传来宝钗的声音,却见宝钗正站在门内,眼角还泛着红,“宝玉,你要去哪里?”
宝玉看着灯火通明,却让他倍感孤寒的新房,目光划过宝钗的面孔,挣扎一番后最终转身,不曾回应宝钗的苦苦哀求。
他径直走向书房,留下袭人站在原地不知所措,担忧的看着宝钗。
宝钗见宝玉如此决绝,不似往日里温和,心中一凉,正欲追上去,双腿一软差点倒下,好在莺儿离得近,扶住了宝钗,后又搀扶着宝钗回了新房。
书房里,宝玉瘫坐在椅子上,望着窗外的月亮。月光冷冷地照在他脸上,像是无声的嘲笑。他想起小时候与黛玉一起偷看《西厢记》,两人为张生和崔莺儿的爱情感动得落泪。如今想来,真是讽刺——至少张生还能为自己的爱情抗争,而他贾宝玉,连抗争的勇气都没有。
隔壁宁国公府,襄宁大长公主的院落依然亮着灯。
"母亲觉得荣国公府能渡过这次难关吗?"嘉悦郡主为婆母斟了杯茶。
襄宁大长公主接过茶盏,冷笑一声:"不过是饮鸩止渴罢了。三十万两银子还了欠款,□□国公府的根基已经烂了。贾赦蠢钝好色,贾政有野心却才干不足,下一代更是哼,宝玉那孩子,空有聪明却无担当,被史氏王氏宠得像个瓷娃娃,一碰就碎。"
"可宝钗是个好姑娘"
"所以更可惜。"襄宁大长公主叹息,"这桩婚事注定是场悲剧。宝玉最是怜香惜玉,可还记得他曾说过的,未出嫁的女孩是颗无价的宝珠,出嫁后逐渐变成死珠,再老就变成鱼眼睛。成亲后宝钗再好也是枉然。更何况"
她没有说下去,但嘉悦郡主明白婆母的意思——荣国公府大厦将倾,这场联姻不过是延缓了灭亡的时间罢了。
夜更深了,荣国公府陷入一片寂静。只有宝玉的书房还亮着灯,映照出一个孤独的身影。他伏在案上,面前摊开的是他与黛玉共同批注过的《牡丹亭》。一滴泪水落在书页上,晕开了墨迹。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宝玉喃喃念着,声音哽咽。
窗外,一阵风吹过,满树的桃花纷纷扬扬地落下,像是下了一场粉色的雪,埋葬了所有……
第212章第212章【VIP】
时隔数月,朝廷追缴欠款才渐渐进入尾声,荣国公府靠着薛家出的三十万两。
就在荣国公府的主子们以为逃过一劫时——朝堂上再次掀起惊涛骇浪!
这日的京都,天色阴沉得仿佛要压垮整座城池。荣国公府内,贾政正在书房翻阅账册,忽然听得外头一阵嘈杂,紧接着是沉重的脚步声和金属碰撞声。
"老爷!不好了!"小厮慌慌张张地冲进来,脸色煞白,"锦衣卫锦衣卫把咱们府上围了!"
贾政手中的账册"啪"地掉在地上,他猛地站起身,衣袖带翻了桌上的茶盏。滚烫的茶水溅在他手上,他却浑然不觉疼痛。
"来了多少人?"贾政声音发紧,手指不自觉地颤抖。
"至少上百人,已经把前后门都堵死了!"小厮哭丧着脸,"领头的说是奉旨查抄"
贾政眼前一黑,扶住桌角才没倒下。他之前就有所预想,只是担惊受怕许久,也没见新帝追究。没成想新帝这般能忍,登基都一年多了,朝局渐稳,才开始清算那些参与了先帝时期夺嫡的人家。
"去,快去通知老太太和太太们!"贾政强自镇定,却掩不住声音里的颤抖,"让宝玉他们都到前厅来。"
他刚走出书房,就听见府内一片哭喊声。丫鬟婆子们像无头苍蝇般乱窜,有胆小的已经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远处传来重物倒地的闷响,想必是锦衣卫已经开始搜查了。
前院里,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已经列队站好,为首的指挥使手持圣旨,面色冷峻。贾政认得他——陆炳,雍景帝的心腹,出了名的铁面无情。
"荣国公府接旨!"陆炳高声道。
贾政跪倒在地,额头抵在冰冷的青石板上。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如擂鼓,耳边嗡嗡作响,几乎听不清圣旨的内容。只捕捉到几个刺耳的词——"勾结外戚"、"暗通款曲"、"大逆不道"
"贾将军,贾大人,得罪了。"宣读完圣旨,陆炳一挥手,身后的锦衣卫立刻如狼似虎地散开,"奉旨查抄荣国公府,府上一干人等,全部收押候审!"
贾政被两个锦衣卫架起来时,看见母亲史太君被丫鬟搀扶着走出来,老人家面色灰败,却强撑着没有倒下。贾赦和贾琏也是同自己一般待遇,王氏跟在史太君后头,已经哭成了泪人。再往后是邢氏、李纨宝玉呢?贾政焦急地寻找着幼子的身影。
"父亲!"宝玉从人群中挤出来,锦衣卫立刻拦住了他。贾政这才发现,儿子脸上没有恐惧,只有一种奇怪的平静,甚至像是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