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听他从皇帝立场出发,心中更是高兴。觉得在磋磨钱谦益几年后,这个人已经成为可用的人才。
群臣也变成他想要的样子,一个个出言支持,将朝堂上的意见统一起来。
那些反对的人,根本连话都说不出来。
见此,朱由检道:
“传旨,允许明法、明算、明经、明书四科进士,同样参加殿试。”
“原本的四甲、五甲进士如果表现好,可以升为二甲、三甲。”
“原本进士科的进士,则从三甲进士起。”
这个决定道出,那些心里对此有异议的,也齐声称颂起来:
进士科的进士从三甲起步,意味着没有人会降低等级。
皇帝是给所有进士施恩,让他们从更高的官位做起。
可以说,朱由检是用增加高等级进士的名额,降低竞争烈度。
群臣对于这种好事,当然非常欢迎。
但是也有人不满,参加朝会的卫尉寺卿刘侨道:
“陛下,进士科、四明科皆能参加殿试,为何武科不许?”
“臣以为武举同样要有殿试,给武进士成为天子门生的机会!”
这个提议道出,朝堂上的文官纷纷侧目。
更多的人则望向皇帝,推测这多半是皇帝的授意。
显然,皇帝想趁着给四明科进士殿试资格的机会,增加武举殿试。
以此加强对武官的掌控,培养天子门生。
这件事情,文官出于对武将的轻视大多不乐意。但是在各科都能参加殿试的情况下,他们单单反对武举殿试,又显得太过小气。
最终,在争论一番之后,朱由检在袁可立等人的支持下,通过了举办武科殿试的提议。
从崇祯四年开始,武科同样有殿试。
文官则极力坚持,文进士和武进士不同,不能一起殿试——
实际仍旧把武进士排除在外,不和文进士等同。
朱由检对此也没办法,他不可能压着群臣把文进士和武进士放在一起殿试,最终只能分两次举行,文武殿试分开。
——
确定这些之后,朱由检告诫群臣道:
“辽东战端已开,朕希望所有人恪尽职守。”
“从即日起,枢密院进入战时状态,全面主持辽东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