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关乎大明前途的战事,如果有必要,朕会下令全国戒严,进入战争状态。”
“调动一切力量,争取此战胜利。”
这番话语,既是告诫,也是威胁。
警告群臣如果不尽全力、导致战事不利,就别怪他不顾默契,用戒严独揽大权。
如果有人拖后腿、故意对辽东战事搞破坏,那就不仅是他的敌人,还是群臣之敌。
朝堂众官闻言,顿时神色肃然。
经历过戒严的他们,绝不希望再次经历。
先前那次戒严,已经让皇帝极大地扩充了权力。
如果再来一次,谁也挡不住皇帝独裁。
一时间,很多人心思百转,琢磨着如何应对此次战事。
朱由检则在告诫后,又向袁可立道:
“枢密同知袁可立听令:”
“朕任命你为战时委员会主任,全权负责辽东战事。”
“无论兵马调动,还是武器生产,但凡涉及辽东战事,皆可全权处置。”
“筹备战时大本营,准备全国戒严。”
将辽东战事主导权,正式交给袁可立。
对群臣的戒严威胁,也进入筹备阶段。
群臣闻言色变,纷纷劝阻皇帝。
认为把大权交到一个人手上,实在太过危险。
但是朱由检对此,却是一概不理,独断道:
“袁卿是枢密同知,若是他还不能信任,朕又能依靠谁?”
“至于战时大本营,那是实施总动员、总体战的机关。如果有必要建立,朕会兼任统帅。”
“希望大明不要走到那一步,被敌人逼着全国动员。”
嘴上这样说着,朱由检却仍旧吩咐参谋部做好调动兵马的准备。
各地动员多少、能调遣多少兵力北上、沿途后勤如何……都要做出安排。
他不希望事到临头慌乱,凑不出足够的兵力。
打算借这次辽东之战,把大明的战争潜力激发出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