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画面中,队长望着舷窗外的黑暗,轻声说:“我们关闭了飞船上的‘归音模块’。”
第二段,副驾驶摘下耳机:“我们决定,先学会面对面说话,而不是依赖系统翻译情绪。”
第三段,医疗官微笑:“你知道吗?昨晚我告诉机械师,我喜欢他十年了。他愣了很久,然后说:‘我也是。’我们没拥抱,也没哭,但我们都知道??这是真的。”
最后一段,七人并肩站在舱内,齐声宣布:
>“我们自愿切断与地球‘心脉’的连接。
>不是否定它的意义,
>而是要证明:
>即使没有技术辅助,
>人类依然可以选择倾听,选择诉说,选择相信。”
信号终止。
地球上,无数人盯着屏幕,久久无法言语。
三天后,全球主要国家联合发布声明:
“心脉”网络将于一年后正式停运。
期间保留基础通讯功能,但禁止任何形式的情绪采集、心理分析与行为预测。
所有相关AI系统下线,数据中心公开销毁过程直播。
与此同时,听言院宣布改制??不再设立固定课程,也不再颁发任何证书。从此以后,这里只做一件事:提供一个空间,任人前来,或坐,或站,或沉默,或怒吼。
门口立碑,刻字两行:
>“此处不说教,不治疗,不拯救。
>只容真实存在。”
五年过去了。
城市街头少了“共感广告”,学校取消了“情绪评分”,法庭恢复了传统辩论制。表面上看,社会似乎退回了旧时代??争吵增多,冲突频发,社交媒体再度充满戾气。
但变化也在悄然发生。
一对夫妻离婚当天,在咖啡馆坐了六个小时,终于说清了彼此为何渐行渐远;
一名警察在制服嫌疑人后,蹲下来问他:“你小时候,有没有人抱过你?”
东京地铁里,一个上班族突然崩溃大哭,周围乘客没有拍照转发,而是默默围成一圈,为他挡住镜头,等他平静。
最令人震惊的是,在联合国气候谈判陷入僵局三十年后,各国代表首次达成共识。促成此事的,并非某位领袖的雄辩,而是一位孟加拉国农民的发言。他不会英语,也不懂政治,只带来一袋被海水泡过的稻谷,放在桌上,说了一句:
>“这是我儿子唯一会写的字??‘饿’。”
那一刻,全场静默四十分钟。
没人鼓掌,没人落泪,但他们全都站了起来,逐一走上前,轻轻触摸那袋稻谷。
会议结束后,减排协议全票通过。
科学家们开始研究一种新现象:当群体长期处于“真诚表达”环境中,大脑神经回路会发生结构性改变??杏仁核活跃度降低,前额叶皮层连接增强,共情能力不再依赖外部刺激,而是成为本能反应。
他们称其为:“**后心脉时代的人类进化**”。
又过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