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刘葆亚在严良刚的引导下,前往省长王平安所在的饮茶包厢。
包厢位于香格里拉景观餐厅顶楼,是一处专为尊贵客人准备的静谧茶轩。
刘葆亚步入其中,视野豁然开朗。这包厢设计得极为轩敞,更妙的是顶部并非传统的吊顶装饰,而是采用了特殊的玻璃穹顶结构,澄澈明净,仰头望去,初秋夜空的稀疏星辰都隐约可见,为这室内的雅致平添了几分浩瀚之气。
临湖的落地窗前,凭栏远眺。脚下,便是闻名遐迩的东湖夜景。对岸城市的灯火如星河倒坠,在墨色的湖面上勾勒出蜿蜒璀璨的光带,游船画舫点缀其间,缓缓移动,如流动的珍珠。微风透过微开的窗吹进来,带着湖水的清凉,仿佛将整个东湖的灵秀之气都带了进来。
这“上可观星辰,下可览湖景”的格局,确实气象不凡,非寻常宴饮之地可比。
包厢中,省长王平安果然已经在座,省财政厅长李煌也已先他们一步到了,正陪坐在侧。此外,还有一位气质雍容、穿着得体套裙的女领导,刘葆亚认得,是商务部部长赵见山。
赵见山这个名字,似是男儿,其实却是一名女领导的真名。
此刻,她正与王省长言谈甚欢。
见刘葆亚进来,王省长便笑着对赵见山说:“赵部长,你看,我们临江市的父母官来了!”
赵见山部长的目光随之投向刘葆亚,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优雅地站起身来。王省长见状,也笑着一同站起。
刘葆亚不敢怠慢,忙快走两步,上前与两位领导握手。
王平安省长居中介绍道:“这位是商务部的赵见山部长。这位就是我们临江市的市长,刘葆亚同志。”
刘葆亚双手握住赵见山伸来的手,微微躬身道:“赵部长,好久不见,真没想到今晚您在这里。”他的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惊喜与尊敬。
赵见山笑着回应,左边嘴角那个熟悉的酒窝随之显现,让她显得干练而亲切:“是啊,葆亚同志,自上次华京党校培训一别,就没再见过了吧?所以今天我跟王省长说,希望能见一见咱们临江市的市长,王省长非常热心,立刻就安排了,说要亲自帮我引荐呢!”
王平安闻言,做出一副恍然又略带嗔怪的样子,笑道:“原来你们早就认识啊!赵部长,你这可是给我下了个‘套’啊,我还以为你和葆亚同志素未谋面,特意促成这次会面呢。”
“此一时彼一时嘛,”赵见山笑语盈盈,“以前的葆亚同志在苏省工作;如今可是在江流省,是您的得力干将。我既然来了,想见见这位推动临江发展的市长,自然是通过您这位省长正式引荐一下才好。况且,我也正想听听王省长您对葆亚同志的评价呢!”她巧妙地将话题引回,目光在王平安和刘葆亚之间流转。
“评价?”王省长笑着摆手,语气显得既郑重又带着几分官场的谨慎,“赵部长,您这可是给我出难题了。对一位市长的评价,那是组织上经过全面考察才能做出的,我岂敢在这里信口开河啊?”
赵见山便转向刘葆亚,半开玩笑地说:“刘市长,看来你麻烦喽!要是王省长觉得你干得好,这会儿肯定当着我的面夸你‘不错’了。现在王省长避而不谈,是不是说明,葆亚同志近期有些工作让王省长不太满意呀?”
她这话虽是玩笑口吻,但在场的每个人都清楚,其中或许也暗藏着些许试探的意味。
这话让王省长的笑容略微凝滞了一下,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他随即笑道:“赵部长言重了,我可没那个意思,您别给刘市长太大压力。”
赵见山见好就收,笑容依旧明媚:“开个玩笑,活跃下气氛。来,刘市长,别站着了,一起坐吧。”
王省长也顺势招呼:“对,都坐,都坐下来聊。李煌同志、良刚同志,你们也别拘束,一起陪赵部长说说话。”
李煌和严良刚连忙一起躬身道:“谢谢王省长,谢谢赵部长。”几人这才依序在茶台周围的沙发上落座。
一位身着素雅旗袍的女茶艺师动作娴熟地为众人斟上刚泡好的热茶,汤色清亮,香气袅袅。待她为所有人都服务完毕,财政厅长李煌颇为熟稔地对茶艺师说:“这里我来照看就好,辛苦你了。”
女茶艺师闻言,双手交叠置于腹前,向着在座的各位领导微微躬身,行了一个标准的辞行礼,姿态优雅,声音轻柔:“各位领导请慢用。”随后便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包厢,并轻轻带上了门。
几杯香茗下肚,包厢内的气氛愈发融洽。赵见山部长放下茶杯,目光转向刘葆亚,语气中带着赞赏,说道:“葆亚同志,我听说你到了临江之后,可是有好几个大手笔啊!尤其是正在推动的‘拆围拆违、还湖于民’,动静不小,社会关注度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