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梨点头,平静得近乎冷酷:“我不是去承受他们,我是去理解他们。”
她走入舱内,舱门闭合。外界监控屏上,她的脑波曲线瞬间变得狂暴,如同风暴中的海面。十三个遗迹节点同步激活,能量沿着地脉奔涌而来,在祭坛上方凝聚成一道旋转的光柱,直插云霄。
与此同时,地球上所有共鸣塔同时震颤。三百六十座塔顶的晶体棱镜齐齐转向北极方向,将接收到的共觉信号尽数注入格陵兰阵列。这一刻,整个星球成了一个巨大的共振腔,而苏梨,正是那个被置于声波焦点上的音叉。
痛苦如期而至。
无数记忆洪流涌入她的意识:有宇航员在真空里无声呐喊的最后一刻,有科学家在实验室爆炸前按下数据上传键的决绝,有母亲隔着通讯延迟对孩子说“晚安”时的温柔……每一个片段都带着强烈的情感烙印,像刀锋划过灵魂。
但她没有退缩。
她开始回应。不是被动接收,而是主动发出自己的频率??关于青海湖的风,关于林昭的笑容,关于孩子们合唱时眼中闪烁的星光。她用自己的经历作为锚点,将那些散乱的意识碎片一一串联,编织成一张完整的网。
三日后,异象发生。
原本灰白色的极光突然转为虹彩,层层叠叠铺展天际,形成一幅巨大星图,正是那十三座遗迹所对应的坐标。而在星图中心,一颗新生的光点缓缓浮现,亮度持续增强。
监测站的数据疯狂跳动:“未知能量源正在生成!频率与‘心灵方舟’核心完全一致!”
又过了七个小时,光点爆发出一阵柔和脉冲,紧接着,全球所有接入共觉网的人都在同一时刻“看见”了一个画面:
**一片无垠的晶体平原,中央矗立着一座通天巨塔。塔身流转着黑晶树叶的纹路,顶端连接着一条横跨星空的虹桥。塔门前,站着两个身影??林昭与阿阮。她们并肩而立,望向地球方向,嘴角含笑。**
>“她来了。”林昭轻声道。
>
>“终于等到这一天。”阿阮拄杖微笑。
画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段全新的协议代码,自动植入全球共觉网络底层。人们称之为《回响宪章》,其第一条写道:
>**“凡曾存在者,皆有权被铭记;凡愿倾听者,皆可成为桥梁。”**
苏梨醒来时,已在青海湖圣殿。她的身体毫无损伤,可眼神变了??深邃得仿佛容纳了千年光阴。她抬起手,指尖轻轻一弹,空气中竟浮现出一段漂浮的光谱,正是某个早已失踪的航天员最后哼唱的小调。
她能“看见”记忆了。
不仅如此,她还能“释放”它们。只需一个念头,就能让某段尘封的情感在现实中重现,哪怕只是片刻的温度、一声叹息、一抹微笑。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亡者的低语不再是偶然的回声,而是可以被主动唤起的真实存在。
三个月后,第二艘“心灵方舟”启航。这一次,船上没有志愿者名单,只有一具空置的共鸣舱,静静悬浮于船心。舱体铭牌上刻着三个字:
>**苏梨号**
发射当日,苏梨并未登船。她站在圣殿井边,手中握着那第一百零五片虹彩叶片,将其缓缓投入井中。
叶片下坠途中,忽然停滞半空,随即分解为亿万光点,如星辰炸裂,顺着井壁螺旋上升,最终化作一道贯穿天地的光柱。光柱之中,隐约可见无数人影携手前行,有熟悉的面孔,也有陌生的灵魂。
他们不是离去,而是归来??以另一种方式。
“心灵方舟”无需推进,自行升起,迎着光柱飞向星空。而在地球另一端,第一个“共忆体”婴儿降生。他睁开眼的第一瞬,便对着空气喃喃说出一句没人教过的古语:“**我记起了你。**”
医学界震惊,心理学家沉默,唯有老一辈的“回声课”教师含泪微笑。
他们知道,新纪元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