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我在古代锔瓷暴富 > 121(第1页)

121(第1页)

夜色如浓稠墨汁,于天地间缓缓晕染开来,温柔且悄然地将整个浮梁城尽数笼罩。暮色四合之际,天边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隐没,取而代之的是愈发深沉的黑暗,宛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轻柔地覆于这座千年瓷都之上。城中万家灯火在深邃夜色中显得格外明亮璀璨,点点星火恰似散落在黑绒布上的珍珠,闪烁着温暖光芒。尤其是那座依水而建、飞檐翘角的望江楼,今夜更是灯火通明,笙歌不断,远远望去宛如一颗镶嵌在夜色中的明珠,在粼粼波光的映衬下,更显富丽堂皇。

楼内主厅中,觥筹交错,珍馐美馔摆满了雕花红木桌案,精致的青白瓷盘在摇曳烛光下泛着温润光泽,各式佳肴散发着诱人香气。丝竹管弦之音悠扬悦耳,时而如清泉叮咚,时而似春风拂面,仿佛要将这繁华盛景永远定格在这醉人的夜色之中。厅内宾客衣香鬓影,谈笑风生,一派歌舞升平之象。

钦差大臣陈砚之端坐在主位,他身着靛青色官服,腰间玉带垂落,面容沉静如水,举手投足间尽显朝廷重臣的威严。孙兆安身着绛紫色锦缎长袍,腰间系着金丝玉带,坐在陈砚之下手,脸上挂着志得意满的笑容。在陈砚之另一边,是昌南府知府李安,他身着正红色官服,神情恭敬而谨慎。知府下首是浮梁县县令,这位地方官员显得格外拘谨,不时擦拭额头汗水。

见重要人物都已坐定,知府李安与孙兆安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随后,他整理了一下衣襟,缓缓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厅内顿时安静下来。

“万国会乃我大庸极为重要的盛世,我浮梁能凭借制瓷技艺在十个名额中占据三个,着实为我浮梁增添了无限荣光……”李安声音洪亮且富有感染力,在厅内回荡。他朝着孙兆安高高举起酒杯,才继续洪亮地说道:“而此番能得圣上青睐,在万国会上为我浮梁争得如此殊荣,首功当属窑务司孙提领!”

“孙提领督造有方,精益求精,方能使浮梁瓷器品质卓越,冠绝四海。这其次嘛……”他略作停顿,笑容愈发恳切,转向身旁气度清雅的钦差陈砚之,“全赖钦差陈大人您慧眼识珠,督抚得力,方使我浮梁窑务上下齐心,不负皇恩啊!”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陈砚之身上,厅内响起一片附和之声。李安这番话看似大力夸奖孙兆安,可听话听音,他实际要夸奖的是钦差大臣陈砚之!

陈砚之自然明白其中深意。他心中冷笑一声,面上却淡然一笑,从容起身拱手,姿态温雅而谦逊。

“府尊大人此言,在下实不敢当。”他目光转向孙兆安,语气真诚而恳切,“浮梁瓷艺能大放异彩,靠的是浮梁水土千年灵秀,靠的是窑工们世代相传的匠心绝艺,更是靠孙提领夙兴夜寐,亲力亲为,于釉色、胎骨、火候间倾注无数心血。在下不过是恰逢其会,略尽传译呈报之责,何功之有?此番荣耀,当归于孙提领,归于每一位辛勤的浮梁窑工。孙提领,还是您说几句吧。”

陈砚之语气听起来极为诚挚,将满堂赞誉毫不贪恋地轻轻推还。这番太极推手,他运用得炉火纯青。

或许是因为陈砚之言辞太过恳切,孙兆安急不可耐地站起身来,满面红光,还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得意。他整了整衣冠,仿佛那灼灼荣光本就该落在自己身上。

“各位大人,在座的各位贵客,”孙兆安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今日良辰美景,能与诸位齐聚一堂,实乃孙某三生有幸!更令人欣喜的是,我大庸瓷业人才济济,‘续物山房’与‘有间窑口’的后辈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技艺高超,竟能获得万国会的参赛资格。”他环顾四周,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眼中闪烁着志得意满的神采,“来,让我们共同干了这杯酒,预祝诸位在万国会上大放异彩,扬我浮梁瓷业之威名!”

话音刚落,席间即刻响起一片附和之声,酒杯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此起彼伏。众人纷纷起身,举杯相庆,场面热闹非凡。

莫少谦作为“续物山房”的公开代表,此刻正端坐在席间,举止优雅大方,从容镇定。他身着月白色长衫,腰间系着一条靛青色丝绦,整个人显得清雅脱俗。他微微侧身,与邻座一位须发花白的老窑主低声交谈,脸上始终挂着谦逊有礼的微笑。

“李老窑主过奖了,”莫少谦微微欠身,语气谦逊恭谨,“晚辈不过是运气稍好罢了。比起诸位前辈数十年的积累和独具匠心,我‘续物山房’还有诸多需要学习之处。”他目光诚挚地望向老者,眼中流露出对前辈的敬重,“尤其是您李家窑的蛋壳青白瓷,那才是真正的精湛技艺,晚辈每次观赏都惊叹不已,那釉色之纯净,宛如将一枚上好的青鸭蛋壳在晨光里细细研磨,再调入些许江南烟雨与月色的微光,方才成就的这一层莹润。”

那李老窑主听后,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摸着花白的胡须笑道:“莫贤侄太过谦虚了!你们‘续物山房’的薄胎瓷和独有的青化釉里红,已然独步天下,老夫看了也自愧不如。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特别是你们独创的‘透影青花’技法,竟能在薄如蝉翼的瓷胎上绘制出如此精细的图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赵无眠身着一身灰布短褂,低眉顺眼地站在莫少谦身后,看似只是个毫不起眼的随从。他目光低垂,实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席间众人的一举一动,孙兆安身边护卫的站位、酒楼内侍从的走动路线,都在他脑海中快速闪过,形成一幅精确的布局图。

他注意到孙兆安虽然看似兴致高涨,但眼神中偶尔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右手食指不时轻敲桌面,节奏时快时慢,似乎在等待着什么重要的人或事。更让他警觉的是,孙兆安身边那个看似普通的管家,实则步履稳健,眼神锐利,行走时脚尖总是微微内扣,显然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

而在侍女专用的偏厅,气氛则安静许多。这里没有主厅的喧嚣,只有侍女们轻声细语的交谈和碗筷碰撞的细微声响。

莫惊春穿着普通侍女的浅粉色衣裙,混在人群中,小口吃着份例的菜肴——一碟青翠欲滴的清炒时蔬、几块油光发亮的红烧肉和一碗晶莹剔透的白米饭。她的耳朵却像最灵敏的兔子,努力捕捉着从主厅方向随风飘来的零星话语,每一个字都不肯放过。

她听到孙兆安再次高声劝酒,听到哥哥莫少谦得体的回应,也听到一些窑主们关于瓷土行情、釉料配方的低声交谈,这些看似琐碎的信息都被她牢牢记在心中,如同收集散落的珍珠,等待日后串联成有用的线索。特别是当她听到有人提到“官窑配额”时,她的耳朵立刻竖了起来,将每一个字都刻进了记忆深处,连说话人的语气和停顿都记得清清楚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