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跪下来,手指抚过那行字。泪水无声滑落。
她认得这笔迹。
是周南。
当天下午,团队接收到来自若羌气象站的紧急通报:一股强磁暴正快速逼近,预计六小时内抵达,可能导致全区域通讯中断、电力瘫痪。唯一可用的预警系统,是埋设在青藏铁路沿线的“大地邮路”共振桩。
林晚立即下令启动应急响应。
深夜两点,磁暴如期而至。天空炸开极光般的紫色光带,宛如神?挥剑斩裂苍穹。所有电子设备瞬间失灵,包括卫星电话和GPS定位仪。科考队陷入彻底黑暗。
就在此时,地面开始震动。
起初轻微,如蚂蚁爬行。接着,节奏清晰起来??慢板四拍,稳定而庄严,正是《破晓之声》的起始节律。
林晚猛地抬头:“有人在用共振桩发送信号!”
她迅速连接便携终端,将振动脉冲转化为音频。耳机里传来断续的声音,像是多人合唱,又似风穿石缝:
>“……不要相信官方解释……他们删掉了第十三段录音……真相在石头里……扎西没有死……他在等回声……”
声音戛然而止。
林晚浑身颤抖。她当然记得第十三段录音??那是青海石穴崩塌前最后采集的数据流,据称记录了天听石内部百万年积累的远古共鸣记忆。但在事故后,该文件被列为最高机密,连她也被禁止访问。
“扎西还活着?”老鹰难以置信,“可当时搜救队说……整片山体都塌了。”
“也许没塌。”林晚轻声说,“也许,是山选择了闭合。”
翌日黎明,他们在冰川裂缝深处找到了第二处遗迹:一面天然岩壁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手印,每一个都沾着暗红色矿物粉末,排列成螺旋状图案。经检测,那些粉末含有高浓度铁氧化物,与天听石成分一致。
更惊人的是,当林晚用手掌贴上其中一个手印时,岩壁竟发出共鸣,一段旋律从地底升起,通过骨骼传导直入大脑。
那是《阿妈拉》的童声版本。
与此同时,苏黎从西藏发来最新研究结果:那位拍打胸口的诵经师已于三日前安然离世。临终前,他最后一次面向雪山拍胸,随后喜马拉雅主峰区发生一次微小地震,震级仅2。1,但释放的能量频率,恰好填补了过去十年该区域应力缺失的空白值。
她在邮件末尾写道:
>“老人走了,山还在呼吸。
>
>或许,真正的祭祀从来不是祈求庇护,而是成为平衡的一部分。”
林晚读完邮件,久久无言。她终于明白周南为何消失。
他不是逃离,是在履行某种古老的职责??像那些世代守护山川的隐士一样,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媒介,维持人与大地之间的频率校准。
而这场运动,从一开始就不属于任何组织、政党或政府。
它属于土地本身。
半个月后,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特别听证会。议题:是否应将“听觉正义权”写入宪法修正案。
反对派依旧激烈:“我们不能让一顿跺脚就推翻法院判决!法律必须保持权威!”
支持者则反驳:“可如果法律听不见人民的心跳,它的权威又能持续多久?”
争论持续到深夜。最后,一位来自贵州山区的女代表起身发言。她普通话带着浓重口音,声音不大,却让全场安静下来。
“我村子里有个哑巴姑娘,从小被人欺负,说她装可怜。去年冬天,村里办集体仪式,大家围圈拍地。轮到她时,她突然站起来,用手掌猛击胸口,一下,两下,三下……然后哭了。她说不出话,但那天晚上,全村人都做了同一个梦:梦见她小时候被锁在柴房里,外面下着大雨,她拼命敲门,没人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