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最终,窦老太后得以妾室转正为正宫皇后,也让先孝景皇帝变相具备了‘嫡长子’的身份,但明眼人都知道:先帝这个太宗皇帝嫡长子,那纯粹就是人造嫡长子。
如果这么操作也算嫡长子继承制,那嫡长子继承制就没有必要坚持了。
——从今往后,皇帝想立哪个儿子做储君,就直接把哪个儿子的母亲进封为皇后,这个儿子就能成为类似先帝那样的‘人造嫡子’了。
历史上的汉武大帝,便是由孝景帝如此操作,才得以顺理成章的,以皇十子的身份成为太子储君,并最终继承大统。
皇十子即位,很离谱;
但作为皇十子的皇嫡长子、嫡独子即位,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说回眼下。
太宗皇帝没能与立嫡长子,是客观条件使然;
且窦老太后、先帝,都是那一次遗憾的既得利益者,窦老太后也没法说什么。
先帝与立当今刘荣,也同样是不具备‘与立嫡长子’的客观条件。
——先帝没有嫡子,也不能有先帝薄皇后所生的嫡子。
条件不允许,便只能退而求其次,无嫡立长,与立当今刘荣。
但到了当今刘荣,可就不存在类似太宗皇帝、先孝景皇帝时那样‘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了。
皇后曹淑,是先帝、窦老太后都同意,刘荣自己也点了头,再三思虑才最终定下的皇后人选。
无论曹淑自己,还是曹淑背后的平阳侯家族,也都没有诸如‘不能成为储君的母族外戚’‘不能成为未来的太后家族外戚’的痛点。
如此情况下,既然客观条件允许,窦老太后自然是希望在刘荣这一朝,汉家能重新回到‘嫡长子继承制’的正轨之上。
过去几次皇位传承,如太宗皇帝传先帝、先帝传当今刘荣,都可以勉强解释为:无嫡立长,无奈为之。
但若是连续三次皇位传承,都遵循‘无嫡立长’的第二原则,那‘有嫡立嫡’的第一顺位原则,就要可有可无了。
——反正你汉家的皇帝,也生不出嫡长子!
——还‘有嫡立嫡’个锤子啊?
——直接改成‘有长立长’好了!
再者,一次两次还能说是巧合,连续三次,那就免不得要有人嚼舌根子。
说汉家的天子主动、刻意不生嫡长子,倒还没什么。
就怕有不怀好意者,编排出‘上天惩罚汉家,不允许汉天子拥有嫡长子’之类的谶纬之说。
真要那样,窦老太后可就要难受了。
试想一下。
如果有一天,天下到处都在流传这个说法,并且成为主流认同的说法;
那岂不就是说:除了拥有嫡长子,并使嫡长子顺位继承的太祖高皇帝之外,汉家后来的每一代天地,都‘获罪于天’了?
还真别说!
真要是以此为前提,回过头看汉家的过往五十年——真真是世上无谶纬,只怕有心人!
汉二世孝惠皇帝,英年早逝,无嫡子!
前少帝刘恭,少年夭折,无后!
后少帝刘弘,少年夭折,无后!
太宗孝文皇帝刘恒,什么在世圣人、千古圣君——不也是刚要坐上皇位,就被上天收走了妻子和所有嫡子?!
先帝也是,儿子十几个,愣是没能让皇后剩下一儿半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