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七零穿书文艺杠精 > 130140(第3页)

130140(第3页)

nbsp;nbsp;nbsp;nbsp;宋知南:“周老师,你们男同志不都说家国大事,战争场面才是大格局叙事吗?我就给你们来一场大格局的辩论,硝烟味越浓,说明场面越大。”

nbsp;nbsp;nbsp;nbsp;杠精值100。

nbsp;nbsp;nbsp;nbsp;周好古:“……”

nbsp;nbsp;nbsp;nbsp;他顿了一下,接着说:“行,大格局的宋同学,你有没有想过,一个爱好辩论的人,他可能在辩论上赢了,但在大的方面却输了?”

nbsp;nbsp;nbsp;nbsp;宋知南:“周老师,我在辩论上赢了,在人生的各个方面都会赢,我赢过我知道。您没事劝劝钱老师吧,他讲课要么照本宣科,要么胡说八道,我建议他跟您和胡老师好好学学。行,今天就到这儿吧,老师您别送了。”

nbsp;nbsp;nbsp;nbsp;杠精值100。

nbsp;nbsp;nbsp;nbsp;周好古莞尔一笑:“行,宋同学,你慢走。”

nbsp;nbsp;nbsp;nbsp;中午放学后,宋知南先跟同学们去食堂吃饭,她巡视了一圈,发现饭菜比以前更丰盛了,食堂工作人员也更用心了。

nbsp;nbsp;nbsp;nbsp;宋知南去打饭时,师傅特意多问了一句:“宋督查,你今天还满意吗?”

nbsp;nbsp;nbsp;nbsp;宋知南一本正经地答道:“还行,你们继续努力。还有啊,建议打饭时戴上口罩,省得口水喷饭里。”

nbsp;nbsp;nbsp;nbsp;食堂师傅:“好咧。”

nbsp;nbsp;nbsp;nbsp;吃完饭,宋知南回到教室把单子上列的书名写到黑板上,同学们赶紧记下来,准备去图书馆借书。

nbsp;nbsp;nbsp;nbsp;宋知南一下讲台,女同学就围了上来。

nbsp;nbsp;nbsp;nbsp;男同学没好意思围上来,但一个个都在竖着耳朵听着。

nbsp;nbsp;nbsp;nbsp;魏秋月先说:“老四,像上午这种辩论,我们听得心情荡漾,你说出了大家想说但又说不出的话,可是副作用也很大,就是你这样下去,会不会对你的人际关系有不好的影响?”

nbsp;nbsp;nbsp;nbsp;宋知南朗声说道:“无所谓,我不在乎。天下女同志苦这种言论久矣,我们做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女大学生不去反驳,你指着谁去反驳?难道指着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女同胞去反驳吗?这正是我辈的责任。

nbsp;nbsp;nbsp;nbsp;我给自己写了四句座右铭:

nbsp;nbsp;nbsp;nbsp;铁肩担道义,辣手摧渣男。

nbsp;nbsp;nbsp;nbsp;妙嘴骂出花,振兴我中华。

nbsp;nbsp;nbsp;nbsp;以后请大家叫我铁肩辣手宋知南。”

nbsp;nbsp;nbsp;nbsp;第132章

nbsp;nbsp;nbsp;nbsp;宋知南火了,河西大学的老师都知道中文系有个大辩论家宋知南。

nbsp;nbsp;nbsp;nbsp;她是逢老师必杠。

nbsp;nbsp;nbsp;nbsp;钱老师、周老师、吕老师……几乎每一个老师她都杠过,系主任也杠过,校长没杠过,不是不想杠,是还没机会杠。

nbsp;nbsp;nbsp;nbsp;有时候老师讲到一个可能会有争议的知识点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停顿一下,“宋同学,你对此有什么不同看法吗?”

nbsp;nbsp;nbsp;nbsp;宋知南:“没有,老师请继续讲。”

nbsp;nbsp;nbsp;nbsp;老师便接着往下讲。

nbsp;nbsp;nbsp;nbsp;开学半个多月,宋知南已经收获了3万杠精值,这些杠精值里有食堂师傅的,有老师的,还有很多同学贡献的。

nbsp;nbsp;nbsp;nbsp;3万杠精值可以兑换30年寿命,再加上之前积累的杠精值,她现在已经杠出了120年的寿命,以后杠的就是纯赚。

nbsp;nbsp;nbsp;nbsp;宋知南现在连墓志铭都改了:宋知南,1955-2075,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教育家。为什么要加个教育家呢,教别人做人难道不叫教育家?

nbsp;nbsp;nbsp;nbsp;说到作家,她的稿子已经投过去两个星期了,也不知道结果如何。

nbsp;nbsp;nbsp;nbsp;她刚想到这个问题,于蓝就给她送来了一封从首都寄来的大信封,沉甸甸的,里面应该有样刊。

nbsp;nbsp;nbsp;nbsp;宋知南迫不及待地拆开一看,是《燕京文艺》的样刊,翻开目录一看,她的小说《他的家,她的冢》赫然在列,随样刊来的还有一封信。

nbsp;nbsp;nbsp;nbsp;是李群英写的,信中说,三篇小说,他们主编只同意发这一篇,另外两篇,她分别推荐给了《燕京文学》和《九月》的编辑,那两个编辑说小说很好,可惜风格与他们刊物不符。但《杂文周刊》的编辑无意中看到了稿子,说正是他们想要的,只是《杂文周刊》还没正式复刊,宋知南还得再等些时日。

nbsp;nbsp;nbsp;nbsp;另外,由于她是新人,稿费只能按千字3元来算,稿费过两天会统一汇出,请她注意查收。

nbsp;nbsp;nbsp;nbsp;《他的家,她的冢》3万字,稿费90块钱。这个年代的平均工资是30块钱,一篇短篇小说顶别人3个月的工资,还算可以。

nbsp;nbsp;nbsp;nbsp;虽然稿费还没到,但宋知南决定吃一顿好吃的,犒劳一下自己。

nbsp;nbsp;nbsp;nbsp;她这次没叫宿舍的人一起去吃饭,毕竟大家各有各的难处,不像她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nbsp;nbsp;nbsp;nbsp;宋知南自己去学校旁边的国营饭店,点了小炒肉、红烧茄子外加两个大馒头。

nbsp;nbsp;nbsp;nbsp;吃饱喝足,她心满意足地离开了饭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