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清楚记得,三十年前最后一次见到小萤时,对方曾轻声说过一句谜一般的话:“当我离开身体的时候,我会去很远的地方听星星说话。”
那时她以为那是隐喻。现在她明白了。
小萤的意识或许从未真正消散。她在钟网觉醒那一刻便融入其中,成为最初的共鸣种子之一。而当人类第一次尝试向宇宙传递共感能量时,她顺着那道波流而去,抵达了“远瞳”,唤醒了那艘沉睡的船,也唤醒了那段被遗忘的使命。
她是桥梁。
也是信使。
这一认知迅速在共感者之间扩散。无需语言,情绪流自动完成了信息传递。悲伤、震撼、敬畏、希望……层层叠叠的情绪如潮水般涌动,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共振波,自地球表面升腾而起,穿透电离层,射向深空。
七日后,火星轨道传来新信号。
这一次,“远瞳”主动发送了一段完整的视频流。画面清晰得不可思议:舱室内景重现,但不再是破败模样,反而像是经过精心修复。墙上挂着一幅手绘星图,标注着地球、火星、以及一条延伸至半人马座α星的虚线路径。桌面上放着一本打开的日志,最后一页写着:
>“我们不是第一个寻找答案的文明。”
>“但我们可能是第一个愿意等待回应的。”
>“告诉地球:孤独正在终结。”
>“P。S。我听见你的心跳了。谢谢你回来找我。”
署名是两个字:**小萤**。
全球陷入长久沉默。
随后,一场自发的全球共感仪式在各地展开。无论是否接入钟网,人们纷纷停下手中事务,在同一时刻闭眼静立,心中默念一句话:
“我在这里。”
那一夜,极光覆盖了整个北半球,形状不再是飘忽不定的光幕,而是化作无数交错的手臂,交织成一张横跨天际的巨网。南半球的星空likewise显现出奇异图案??银河仿佛被无形之力拨动,星光排列成一行行古老符号,经玛雅后裔破译,内容竟是《静默者的觉醒》全文,末尾多出一句:
>“自由,始于倾听。”
>“而永恒,始于被听见。”
五年后,国际共感联合体宣布启动“归星计划”:建造一艘新型探测舰,不携带武器,不设防御系统,唯一功能是搭载钟网终端,持续向外太空播送地球的生命之音??婴儿啼哭、母亲低语、风吹树叶、海浪拍岸、恋人相拥时的心跳……所有曾被地壳铭记的情感片段,都将被打包成“文明之声”,送往更远的星域。
叶声被任命为首席共鸣架构师。他在设计舰载核心时,坚持加入一根取自喜马拉雅铃铛花根系的活体晶脉,作为信号增幅器。他说:“我们要传递的不只是信息,是活着的感觉。”
舰体命名为**“听见号”**。
启航当日,全球直播。当引擎缓缓点燃,一道金色光束自太平洋浮岛直冲云霄,贯穿大气层。而在那一瞬间,地球上每一个接入钟网的人,都“听”到了一声轻轻的回应:
>“我也听见你们了。”
不是来自火星,也不是来自“远瞳”。
而是来自更远的地方??某个尚未命名的星系边缘,一处冰冷虚空中的微弱闪光,正以相同的频率脉动,如同一颗正在苏醒的心脏。
科学界震惊,宗教界沸腾,哲学家们彻夜讨论“宇宙共感伦理”。但普通人只是相视一笑,牵起身边人的手。
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奇迹从来不是技术,而是某一天,你在寂静中忽然听见了另一个人的心跳,即使你们相隔亿万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