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大明第一国舅 > 第682章 一刻也不敢耽误(第2页)

第682章 一刻也不敢耽误(第2页)

甄爽扶起朱?,轻声道:“回去换身干衣,别着凉。”

朱?点点头,却在经过谢氏身边时,低声道:“舅舅……我明白您的苦心。可您也该体谅我。这一路,父皇母后不在身边,济弟又病着,我心里……实在煎熬。”

谢氏闻言,神情微动,终是叹了口气:“我知道。可正因为如此,你更要稳重。你是兄长,是榜样。若你倒了,他们怎么办?”

朱?眼眶一热,重重磕了个头,这才退下。

夜深,雨渐小。

谢氏独坐灯下,手中捧着一本泛黄的《贞观政要》,却久久未翻一页。窗外虫鸣??,屋内烛火摇曳。他忽然想起三十多年前,自己还是个少年时,跟着姐夫朱元璋在濠梁起义的情景。那时风餐露宿,朝不保夕,可人心齐,志气昂。如今天下太平,子孙富贵,反倒生出这么多是非来。

“风气坏了啊……”他喃喃自语。

正想着,门外传来脚步声,甄爽提着灯笼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个小宦官,端着一碗热腾腾的姜汤。

“舅舅,夜寒,喝点热的。”甄爽柔声道。

谢氏抬眼,见她发髻微乱,衣衫也被雨水打湿了些,不由皱眉:“你怎么还没睡?”

“惦记着您。”甄爽笑了笑,将姜汤放在案上,“今日您罚得对,可我也怕您心里不好受。您一向疼七哥,今日这般严厉,想必也是无奈。”

谢氏沉默片刻,叹道:“我不是狠心,我是怕。怕他们忘了本,怕大明将来出第二个陈友谅、张士诚。贪官污吏固然可恨,可比贪官更可怕的,是那些生于富贵、不知民间疾苦的宗室子弟。他们一旦掌权,轻则挥霍无度,重则祸国殃民。”

甄爽点头:“所以我一直劝七哥勤学政务,多读史书,少近佞臣。可他性子急,听不进劝。”

“那就得有人逼他。”谢氏冷声道,“我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说我苛刻也好,无情也罢,只要能让这些皇子皇孙守住祖宗基业,我宁愿做那个恶人。”

甄爽深深一礼:“有舅舅在,是大明之福。”

谢氏摆摆手:“你也去歇着吧。明日还有长路。”

甄爽应声退下。

翌日清晨,雨停天晴,阳光洒在湿漉漉的庭院中,映出一片晶莹。队伍整装待发,马匹嘶鸣,车轮碾过泥泞的道路。朱?已换了一身素净衣裳,面容清减,眼神却比昨日沉静了许多。

临行前,他走到谢氏马前,躬身道:“舅舅,昨夜我想了一宿。您说得对,我不该因口腹之欲动怒,更不该妄自称尊。从今往后,我愿每日抄录《右传》一则,以自警。”

谢氏看了他一眼,终于露出一丝笑意:“好。抄不完十遍,不准吃饭。”

朱?苦笑:“遵命。”

队伍缓缓出发,沿着官道向北而行。沿途村落渐密,农人开始春耕,田间牛犁翻土,孩童追逐嬉戏。朱?骑在马上,默默注视着这一切,忽然问道:“舅舅,咱们这次去大名府,是不是要经过安阳?”

“是。”谢氏答,“安阳乃古相州,殷商旧都,人文荟萃。”

朱?犹豫了一下,又问:“那……能去看看岳武穆庙吗?”

谢氏侧目看他:“怎么突然想看岳飞庙?”

朱?低声说:“小时候母后讲过他的故事。精忠报国,却被奸臣所害……我一直记得。我想去看看,也想告诉济弟,等他好了,带他一起来。”

谢氏沉默良久,终于点头:“可以。路过安阳时,停留一日。”

朱?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郑重叩首:“谢舅舅。”

队伍继续前行,春风拂面,柳绿桃红。远处山峦起伏,宛如画卷铺展。谢氏策马于前,背影挺拔如松。他知道,这一路不会太平,晋王的性格、朝廷的暗流、地方的积弊,都将是考验。但他更清楚,只要自己还在一日,就绝不允许任何人动摇大明的根基。

中午歇脚时,地方官员迎上来献茶。一位知县恭敬道:“国舅爷一路辛苦,卑职已备下酒席,为诸位接风洗尘。”

谢氏看都没看他,只淡淡道:“不必。每人一碗小米粥,两个馒头,足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