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大明第一国舅 > 第683章 人头滚滚(第1页)

第683章 人头滚滚(第1页)

马寻再次出现在西安了,他的‘神出鬼没’让不少人感觉到意外。

尤其是这家伙直奔秦王府,让一些官员已经开始准备弹劾的奏章了,一并将这个徐国公和秦王一起弹劾了。

大家表面上尊重秦王,也知道那位诸。。。

夕阳余晖洒在桑林边缘,将一行人的影子拉得细长。朱?坐在马上,望着那片渐渐远去的树林,心中似有千斤重石压着。他从未想过,一曲《广陵散》竟能道尽天下苍生之痛;更未料到,那位白发老者寥寥数语,竟如利刃般剖开了大明盛世表象下的溃烂疮口。

“舅舅。”他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低沉却坚定,“永昌侯府占地万亩,役使数千佃户……这等事,父皇当真不知?”

谢氏并未回头,只轻轻勒住缰绳,任马缓步前行。“你父皇自然知道。”他语气平静,却似藏着惊雷,“可你知道为何不动?蓝玉是开国功臣,手握兵权,门生故吏遍布朝野。他虽被训诫,可根基未动。今日若因一纸奏章便削其封地,明日边关将士便心寒。军心一乱,外患内忧齐至,江山动摇。”

朱?眉头紧锁:“那便任由他们横行霸道?百姓流离失所,赋税苛重,岂非自毁社稷?”

“不是不治,而是待时。”谢氏缓缓转头,目光如炬,“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治国如烹小鲜,火候不到,急则焦糊;火候到了,方能入味。你父皇在等一个契机??一个既能正纲纪,又不至于激起兵变的时机。而我此次护送你就藩,一路所察、所记、所惩,皆为此举铺路。”

朱?怔住,良久才喃喃道:“所以……您罚我吃泥饭,不只是为教我惜民,更是要我亲眼看见民间疾苦,将来若有执掌一方之日,不忘根本?”

谢氏微微颔首:“你总算明白了。帝王之家,最怕的就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不知稼穑艰难,不识百姓哭声。你以为你是天子血脉,便可任性妄为?错了。你是百姓供养出来的亲王,你的俸禄来自每一粒粟米、每一块布帛。若你不懂感恩,反倒肆意挥霍,那与盗贼何异?”

朱?低头不语,手指紧紧攥住马鞍,指节泛白。他想起昨夜那碗带着土腥味的米饭,如今回味起来,竟不再只是羞辱,而是一记警钟,一声长鸣。

甄爽骑马靠近,轻声道:“七哥,舅舅说得对。我们这些人生来锦衣玉食,本就是万千人中极少数。若再不知节制,便是辜负天命。”

朱?抬眼看向她,忽觉眼前女子不再是那个温婉柔顺的王妃,倒像是持镜照心的良师。他苦笑一声:“你说得没错。从前我以为做亲王,不过是享尽尊荣,如今才知,肩上担的是万民生死。”

前方官道渐宽,远处村落炊烟袅袅。一群孩童赤脚奔跑在田埂上,追逐一只破旧的纸鸢。其中一个小女孩跌倒了,膝盖渗出血迹,却咬着唇不哭,自己爬起来继续追。朱?看得心头一颤。

“那是谁家的孩子?”他问随行的地方小吏。

小吏恭敬答道:“回殿下,那是李家屯的孤儿,父母去年死于瘟疫,靠族中接济活命。”

朱?沉默片刻,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那是母后临行前赐他的护身之物,价值千金。他翻身下马,走到那孩子面前,蹲下身,将玉佩递过去:“这个给你。拿去换些药和吃的。”

小女孩怯生生地看着他,不敢伸手。旁边的孩童纷纷围拢过来,眼中满是惊奇与羡慕。

“拿着吧。”朱?温和地说,“你不哭,很勇敢。这块玉,配得上你。”

女孩终于接过,紧紧攥在手心,低声说了句“谢谢公子”,转身飞奔而去。

甄爽看着这一幕,眼中微润。她轻声对谢氏说:“七哥变了。”

谢氏嘴角微扬,却不言语,只是轻轻拍了拍马背,继续前行。

夜宿驿站,灯火昏黄。朱?独自坐在房中,提笔研墨,开始抄录《左传?宣公二年》中“羊斟惭羹”一节。纸页之上,字迹由最初的潦草渐趋工整,一如他心境的沉淀。

**“华元杀羊食士,不及御者羊斟。及战,羊斟曰:‘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遂驰入郑师。”**

他停下笔,凝视这段文字良久,忽然明白舅舅为何要他日日诵读此篇。一碗羹汤,竟可倾覆一国,何其可畏!而他自己,不过因菜肴清淡便怒摔碗筷,若无舅舅及时喝止,日后掌权,岂非因一己喜怒而滥施刑罚、屠戮无辜?

他闭目深吸一口气,提笔在页末写下四字:**愧不敢忘。**

次日清晨,队伍再度启程。行至安阳城外三十里处,忽见前方尘土飞扬,数十骑快马迎面而来,旌旗猎猎,上有“巡按御史”四字。

为首一人翻身下马,身穿青袍补服,头戴乌纱,面容清癯,眼神锐利如鹰。他向谢氏拱手行礼:“下官河南巡按御史周廷章,奉旨巡查地方吏治,闻国舅爷护送晋王经此,特来拜见。”

谢氏还礼,神色淡然:“周大人公务繁忙,不必多礼。”

周廷章却不动,反而上前一步,低声道:“国舅爷,卑职有一密报,关乎永昌侯府私通北元余孽之事,恐涉军机,不便公开言说。”

谢氏眼神骤然一凛,随即不动声色道:“请随我入林详谈。”

片刻后,两人步入道旁松林深处。周廷章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双手呈上:“此乃线人冒死送出,言永昌侯府暗中勾结漠北鞑靼部,以粮草换战马,更欲在大名府一带囤兵蓄势,图谋不轨。”

谢氏展开信纸,细细阅毕,面色阴沉如铁。“此事可有实证?”

“已有三名证人,藏于彰德府衙,只待国舅爷定夺是否提审。”

谢氏沉吟片刻,忽然问道:“你可知若此事属实,牵连几何?”

“不止永昌侯,恐怕凉国公、颍国公府中亦有人涉案。”周廷章声音低沉,“一旦查办,勋贵震动,京师不稳。”

谢氏冷笑:“那就任其逍遥法外?让百姓继续被掠夺,边防继续被侵蚀?”

“卑职不敢。”周廷章叩首,“唯愿国舅爷主持大局,借晋王就藩之机,暗中取证,一举肃清,以免打草惊蛇。”

谢氏点头:“你做得很好。此事暂且封锁消息,不得泄露半句。你即刻返回彰德府,保护好证人。我带晋王按原计划进入安阳,祭拜岳武穆庙。届时,我会派人与你联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