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大明第一国舅 > 第694章 重磅炸弹(第1页)

第694章 重磅炸弹(第1页)

不知情的人只以为马寻上朝就是奏报一下秦王、晋王就藩的事宜,这也确实是大事。

本来以为他昨天就要上朝,结果没见着人。

而现在看到了不少人还觉得意外,按照马寻以往的风格,回京后三五天再上朝,那。。。

马寻佑被卢荷彪一句话呛得哑口无言,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倒是马祖见状连忙打圆场:“小哥说得也没错,舅舅这些年忙着诏狱事务,书是读得少了些。”他这话本是好意缓和气氛,却不料卢荷彪一听,立刻冷笑一声:“哟,连你都这么说?那我还真得问问了??咱们马家的男儿,到底是靠刀笔吃饭,还是靠文章立身?”

朱标在一旁听得眉头微皱,正欲开口劝解,却见马秀英端着一碟腌菜从厨房出来,脚步轻巧地绕过门槛,笑着插话:“行了行了,一家人吃顿饭,哪来这么多讲究?寻弟管的是诏狱,不是翰林院,学问深浅又如何?只要心正、手稳、不冤枉人,便是顶好的官。”她将菜碟放在桌上,顺势拍了拍马寻佑的肩,“你姐夫当年在濠州种地时,连字都不识几个,如今不也坐了龙庭?学问这东西,能用便是好,不能用,背得滚瓜烂熟也不过是个书呆子。”

这话一出,满屋哄笑。连一向冷脸的马寻佑也忍不住咧嘴笑了,低头夹了一筷子青菜送入口中。卢荷彪虽仍绷着脸,却也没再言语,只低头扒饭。朱元璋坐在角落里啃着鸡腿,腮帮子鼓鼓囊囊,含糊不清道:“娘说得对!我以后也要当大官,不用念那么多书!”话音未落,就被朱雄英轻轻敲了下脑袋:“少胡说,你爹可是日夜苦读《资治通鉴》呢,你还想偷懒?”

朱元璋吐了吐舌头,缩了缩脖子,惹得众人又是一阵笑。气氛这才真正缓和下来。

饭后,马秀英拉着马寻的手进了内室。外头天色渐暗,檐角挂着的一盏灯笼随风轻晃,映得廊下影影绰绰。姐妹俩并肩坐在炕上,中间隔着一只熏香炉,袅袅青烟盘旋而上,带着淡淡的檀香味。

“你今日来找我,不只是为了问审案的事吧?”马秀英目光温和,语气却极准,“你心里有事。”

马寻叹了口气,低声道:“姐,我在诏狱查到了一份密档……是洪武三年的旧案卷宗,牵涉到户部几位主事贪墨军饷的事。当年案子草草结了,涉案之人贬官了事。可我在新抓的犯官口中撬出一句狠话??‘当年是谁替我们遮的天,如今就该让他也尝尝铁窗滋味’。”

马秀英眼神一凝,“你是说……背后有人保下了他们?”

“不止。”马寻声音压得更低,“那份卷宗被人动过手脚,页脚有火燎的痕迹,显然是有人想毁证。但我拼凑残页发现,批阅此案的朱批,并非出自陛下之手。”

“什么?”马秀英猛地抬头,“你确定?”

“我认得陛下的笔迹。”马寻语气坚定,“那朱批字形略斜,墨色浓淡不均,像是仓促誊抄。真正的御批应有印泥压痕,可那一页没有。更奇怪的是,案卷末尾附了一份礼部文书,提及某位官员曾向韩国公府进献白银千两,时间正好是案发前半月。”

马秀英沉默良久,指尖轻轻摩挲着香炉边缘,终于开口:“韩国公……李善长啊。”

“正是。”马寻点头,“我原以为他只是趁机揽权,可现在看来,他早就在六部埋了钉子。这些年朝廷推行新政,税制改革、屯田清丈,哪一项不动他的奶酪?他若不反扑,反倒奇怪了。”

马秀英缓缓闭眼,似在思索,片刻后睁开,目光如刃:“你打算怎么办?”

“我想彻查。”马寻咬牙道,“但这事不能让陛下知道得太早。李善长毕竟是开国元勋,一旦激起朝堂动荡,恐生变数。我想先借太子之名,以‘整顿吏治’为由,暗中调换诏狱守卫,封锁消息。等证据确凿,再一举揭发。”

马秀英沉吟片刻,忽而一笑:“你比我想象的还要大胆。”

“我不是大胆,是不得不为。”马寻苦笑,“姐,你知道我为何死守诏狱这么多年?不是为了权,是为了怕。怕有一天,这天下真成了吃人的地狱。我亲眼见过锦衣卫横行的年代,也知道一个不受制约的监察机构会变成什么模样。所以我宁愿自己背骂名,也不能让诏狱沦为党争工具。”

马秀英动容,伸手握住弟弟的手:“你做得对。但你要记住,对付李善长,不能硬碰。他树大根深,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哪怕陛下想动他,也得顾忌三分。你得找一个突破口??一个既能撼动他根基,又不会引发全面反弹的点。”

“我已经有了人选。”马寻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户部侍郎赵勉。此人表面依附李善长,实则与蓝玉暗通款曲。我手里有他私通边将、虚报军需的铁证。只要把他拿下,顺藤摸瓜,就能扯出一条通往韩国公府的黑线。”

“蓝玉?”马秀英微微蹙眉,“此人虽勇,却是莽夫,不足为惧。但他若与赵勉勾结,说明军中也有问题。这事得告诉标儿,让他提前布局。”

“我已经让李祺悄悄接触赵勉的幕僚了。”马寻道,“只要他松口,三日内便可收网。”

马秀英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低声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处理那些被牵连的官员?毕竟六部之中,十有七八都和李善长有些瓜葛。”

“杀是不可能全杀的。”马寻摇头,“一则人心惶惶,二则朝廷运转也会瘫痪。我的意思是,分而治之??首恶必办,胁从不问,悔过自新者可留任。同时推举一批年轻官员补缺,比如方孝孺、齐泰这些人,都是可用之才。”

“你倒是想得周全。”马秀英欣慰地笑了,“难怪陛下让你掌诏狱。你不仅会办案,还会治政。”

马寻挠了挠头,憨笑道:“还不是姐教得好?小时候你说,断案如织网,线要一根根理,不能一把扯断。我一直记着呢。”

马秀英眼角微湿,轻轻拍了他一下:“别贫嘴了。这事你做主,但务必小心。李善长老谋深算,说不定早已察觉风吹草动。你若贸然行动,反而会落入圈套。”

“我知道。”马寻正色道,“所以我才来找你商量。姐,接下来几天,能不能请你多陪陪陛下?若有异动,也好及时提醒。”

“放心。”马秀英点头,“我会留意的。”

两人又聊了些家常,直至夜深方散。

翌日清晨,金陵城雾气弥漫,宫墙内外静谧无声。马寻早早起身,换了身便服,带着两名亲信悄然前往诏狱。

诏狱位于皇城西南角,高墙深院,四周布满暗哨。大门紧闭,唯有上方一道铁窗透出幽光。守卫见是马寻到来,立即打开侧门迎入。

穿过三重铁栅,马寻来到最深处的地牢。这里关押的正是昨夜被捕的户部小吏王五。此人乃赵勉心腹,负责经手军饷账目,昨夜被锦衣卫伪装成市井混混诱捕,尚未审讯。

马寻站在牢门外,透过铁栏望去。王五蜷缩在角落,衣衫凌乱,满脸惊恐。见有人来,本能地往后缩了缩。

“开门。”马寻淡淡下令。

牢头掏出钥匙,哗啦一声推开铁门。马寻缓步走入,蹲下身,与王五平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