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芜将音镂器紧紧贴在胸口,泪如雨下。
她独自离开瘴谷,带着云知最后的声音。
归来之路更为艰险。李承勋已察觉异常,派出死士追杀。她在山中躲藏九日,靠野果维生,数次险些被捕。幸得沿途百姓相助??有卖菜老妪藏她于柴堆,有渔家少女替她引开追兵,甚至有一位盲眼说书人,在茶馆高声讲起“金铃婆婆”的故事,吸引官兵注意力。
她终于回到京城。
翌日,天听院召开特别听证会,主题为:“谁杀了真相?”
全场座无虚席,连皇帝也微服出席。
阿芜走上高台,身后悬挂数十卷轴,皆为云知所述证据。她未带怒意,只以平静之声,逐条揭露:
“永昌五年,岭南抗洪,主导筑堤者为女匠周氏,时年四十二,成果归于知府王大人;”
“永昌七年,西域通商,翻译密语者为商妇裴氏,精通六国言语,却被贬为‘倡优’,终身不得入城;”
“永昌十年,疫病爆发,研制解药者为太医局侍女沈娘,配方被主管窃取,沈娘反被指‘偷学医术’,杖毙街头。”
每说一人,铜盘便映出其影像,有的微笑,有的哭泣,有的怒目而视。三百七十二位被湮没者的面孔,逐一浮现。
最后,她取出音镂器,按下机关。
云知的声音响起,苍老、虚弱,却字字如刀:
>“我知道你们害怕什么。
>你们怕女人一旦开口,就再也捂不住耳朵。
>可我要告诉你们??
>我们不是要抢你们的位置,
>我们只是想站直了说话。
>若这叫叛逆,
>那么三千年来所有沉默的灵魂,
>都该被判死刑。”
全场死寂。
随后,爆发出无法遏制的哭声与掌声。
皇帝当场下旨:
>追授云知为“天听元卿”,享正一品俸禄,子孙世袭;
>所述三百七十二桩冤案,全部平反,家属赐田抚恤;
>设立“金铃奖”,每年表彰一位为真相发声者;
>南疆瘴谷改建为“忆园”,立碑铭刻所有被遗忘者之名。
李承勋闻讯欲逃,被女卫截获于城门外。审讯中,他咆哮:“我只是执行命令!是整个朝廷要掩盖!凭什么只罚我!”
阿芜站在狱中,冷冷看他:“因为你动手了。你说你只是执行,可当你接过刀的时候,就已经选择了成为刽子手。那些沉默的人或许有罪,但你是挥刀的人。”
他哑口无言。
三个月后,李承勋被贬为庶民,流放北境苦役营。